[实用新型]建筑墙体垂直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1935.X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4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娜;王昇;王国立;王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9/12 | 分类号: | G01C9/12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墙体 垂直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墙体垂直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墙体的浇筑施工中,每层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后均须进行已浇筑楼层的墙体垂直度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层墙体浇筑。具体检测过程是:当本层墙体浇筑完成后,在墙体内侧布设四个垂直仪控制点,在墙体外采用经纬仪进行本层墙体垂直度的检测,经检测合格后,在本层墙体上弹划出垂直度控制线作为下一层浇筑墙体垂直度检测的基准线,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整个高层建筑墙体浇筑完成。
采用经纬仪进行检测墙体垂直度虽然精度较高,但存在着以下缺陷:1、在施工场地较为狭促时并且楼层较高时,不易找到经纬仪好的布设地点,并且对墙体高处垂直度控制线观测时存在较大误差;2、每次使用经纬仪进行检测,对每堵墙体都要进行检测,需要更换多个布置点,在每个布置点均要进行设定用垂球或光学对点器将仪器中心对准地面测站点上,用水准器将仪器定平,操作相当繁琐,垂直度检测效率低,而且一般施工人员难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易行、适合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检测、检测效率高的建筑墙体垂直度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墙体垂直度检测装置,包括线坠、U型卡板和安装盒,假定U型卡板的前侧、后侧和底部均敞口,U型卡板左侧沿左右水平方向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栓,压紧螺栓的右端连接有位于U型卡板内的垫板,U型卡板右侧与安装盒的左侧固定连接,安装盒内设置有吊线缠绕机构,安装盒右侧设置有与吊线缠绕机构传动连接的驱动定位组件,吊线缠绕机构上缠绕有吊线,安装盒底部开设有通孔,吊线的牵拉端向下穿过通孔后与线坠上端连接。
吊线缠绕机构包括左支撑块、右支撑块和转轴,左支撑块固定设置在安装盒内的左侧壁上部,右支撑块固定设置在安装盒内的右侧壁上部,转轴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转轴左端通过左轴套转动连接在左支撑块内,转轴右端通过右轴套转动连接在右支撑块内,吊线缠绕在转轴上,转轴右端穿过安装盒右侧壁向右伸出安装盒;
驱动定位组件包括连杆、转杆和定位杆,转杆平行于转轴,连杆一端与转轴右端垂直并固定连接,转杆左端转动连接在连杆的另一端;连杆上开设有左右通透的插孔,右支撑块和安装盒右侧壁对应开设有右侧敞口的插槽,当连杆平行于吊线且转杆位于转轴上方位置时,插孔与插槽左右对应,定位杆由左右向左插设在插孔和插槽内。
所述的压紧螺栓设有两个,两个压紧螺栓沿垂直方向间隔布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对墙体进行垂直度检测时,将U型卡板套在墙体的上端边沿,实用扳手拧动两个压紧螺栓驱动垫板压紧墙体左侧,从而使U型卡板固定牢靠。然后抽出定位杆,线坠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拉动吊线向下移动,吊线驱动转轴转动,工人用手握住转杆适当调节线坠的下落速度。当线坠落到待检测墙体的下部时,将插孔与插槽左右对应,定位杆由左右向左插设在插孔和插槽内使转轴停止转动。
当线坠保持稳定后,使用直角拐尺的一侧边紧贴墙壁,沿吊线上下移动,测量吊线在不同高度上与墙体表面之间的距离,若该距离尺寸一致,则表示垂直度良好,若有尺寸有偏差,表示垂直度不佳,需要加以修正。
需要测量另一处的墙体垂直度时,拧松两个压紧螺栓,挪动U型卡板到待测墙体的上部即可。压紧螺栓设有两个,两个压紧螺栓沿垂直方向间隔布置,这样可以提高U型卡板固定的可靠性。
测量完毕后收取线坠时,将U型卡板取下,手握转杆转动,通过连杆驱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将吊线缠绕到转轴上,把线坠也穿过通孔拉到安装盒内存放,再把定位杆由左右向左插设在插孔和插槽内使转轴停止转动,避免吊线自动抖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采用线坠加直角拐尺的方式进行墙体垂直度检测,方便快捷,通过松紧两条压紧螺栓可以移动到墙体的他位置进行固定再继续检测垂直度,稳定性好,减少人为手持吊线的晃动产生的误差,提高使用线坠测量墙体垂直度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线坠收到安装盒内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19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