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居家上肢康复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4173.9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0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娟;刘炜;阮恒芳;黎露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牵引绳 上肢康复训练 长度调节器 定滑轮 训练装置 简易 手臂 穿过 本实用新型 管状体径向 康复 被动活动 活动锻炼 康复训练 管状体 腕关节 垂向 患侧 健肢 适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居家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定滑轮、牵引绳、长度调节器和训练装置,牵引绳穿过定滑轮且两端垂向下方,长度调节器设置在牵引绳的一端,长度调节器包括管状体,管状体径向设置有三个与牵引绳相适配的通孔,分别是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牵引绳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训练装置设置在牵引绳的两端;该简易居家上肢康复训练器可促进康复患者的自主活动锻炼,利用定滑轮原理,让康复患者用健肢侧手臂的主动活动,带动患侧手臂进行肩、肘、腕关节的被动活动,进行康复训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治疗领域,具体是一种简易居家上肢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方面的疾病均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肌力减退,影响着患者的日常活动及自理能力。及早有效的开展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维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重要环节。
目前的临床康复中,以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为团队的多学科合作工作模式为主。肌力3级以上者鼓励主动活动为主,3级及以下者多由康复治疗师或护士协助,进行各关节及肌群的被动活动。但由于临床工作人力的限制,患者及家属康复训练知识有限,康复锻炼时间及效果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训练也受到人员、器材的限制。这些都给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因此,十分需要一种简单有效的训练工具,以促进患者的自主活动锻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简易居家上肢康复训练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居家上肢康复训练器,包括定滑轮、牵引绳、长度调节器和训练装置,所述牵引绳穿过定滑轮且两端垂向下方,所述长度调节器设置在牵引绳的一端,所述长度调节器包括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径向设置有三个与牵引绳相适配的通孔,分别是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牵引绳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所述训练装置设置在牵引绳的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训练装置包括把手式训练装置和手套式训练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式训练装置包括管状体和悬挂绳,管状体外包裹有塑料泡沫,所述悬挂绳与牵引绳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手套式训练装置包括手套,所述手套的开口处设有魔术贴,所述手套远离开口处的一端设有悬挂绳,所述悬挂绳与牵引绳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长度调节器包括管状体,所述管状体径向设置有三个与牵引绳相适配的通孔,分别是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牵引绳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训练装置通过连接装置与牵引绳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为扣钩。
作为优选,所述扣钩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与牵引绳未设置长度调节器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则活动设置在牵引绳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之间的绳段上。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绳采用尼龙绳。
作为优选,所述定滑轮设置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促进康复患者的自主活动锻炼,利用定滑轮原理,让康复患者用健肢侧手臂的主动活动,带动患侧手臂进行肩、肘、腕关节的被动活动,进行康复训练,具有使用范围广,结构简单等优点,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41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