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大锅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6334.8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4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吕正军;秦国新;覃诗洋;周鹏;樊啟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阳清江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B1/182 | 分类号: | F24B1/182;F24B1/191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500 湖北省宜昌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锅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灶领域,特别是一种适合农村使用生物质燃料的节能大锅灶。
背景技术
现阶段农村所使用的热能能源,大多是木柴、秸秆等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农村厨房大锅灶是燃料消耗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农村厨房大锅灶中锅的直径超过灶台面长度的3/4,采用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的节能降耗效果,对于为保护森林植被,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农村所使用的传统炉灶,基本上都是大灶膛、单层结构,以粗放型燃烧为主,燃料消耗大,能源利用率低;而且采用砖、泥等材质,现场施工制作,质量参差不齐,效果差异大。这种灶不能移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损坏,每年均需维修,使用不便,而且也不安全,使用过程中火星容易从炉膛中溅出引燃柴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大锅灶,能够适宜工厂化批量生产,进一步的,能够提高热效率、稳定质量和燃烧效果,利于整个农村节能低碳生活,保护森林植被,维护生态平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大锅灶,它包括灶台面、灶体外罩、灶体和灶座,灶体外罩位于灶体的外围,灶体外罩和灶体与灶座固定连接,灶台面与灶体外罩的顶部固定连接;
灶台面设有与锅底部密封的开口,灶体中设有内胆,内胆位于锅底部的下方,内胆的顶部与锅底部具有间隙。
优选的方案中,灶体外罩和灶体与灶座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灶台面与灶体外罩的顶部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锅超过高度3/4部分位于灶台面以下。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灶体中,外胆套接在内胆之外,外胆与内胆之间的底部设有烟道底衬,外胆的侧壁设有排烟口,内胆的顶部与锅底部之间留有空隙,外胆内壁、内胆外壁与烟道底衬顶部构成回风烟道。
优选的方案中,进料通道穿过外胆与内胆连通,进料通道上设有进料门。
优选的方案中,灶体的底部设有灶体底板,灶体底板的中部设有一次进风孔,内胆设置在一次进风孔的位置,在内胆底部设有炉桥,在灶座位于炉桥的下方设有灰斗。
优选的方案中,在内胆的底部还设有灶膛底衬,炉桥设置在灶膛底衬上,灶膛底衬的开口与内胆上口为偏心结构,灶膛底衬开口的圆心远离排烟口。
优选的方案中,灶膛底衬的一侧设有用于撑起燃料的凸起部。
优选的方案中,在内胆之外设有内胆套,在内胆的外壁设有多个槽孔,槽孔的底部与大气连通,槽孔的顶部与内胆的内腔连通,槽孔和内胆套构成二次进风通道。
优选的方案中,在外胆之外设有灶体外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节能大锅灶,主要采用金属板材和型材,通过采用从上到下多块拼接的分体结构,部件组装方便,利于工厂化制造。与火焰直接接触的部件,例如内胆、外胆、烟道底衬、灶膛底衬均采用耐火泥模具成型,具有良好的保温节能效果。设置的进料门,使内胆的灶膛相对密封,使烟囱的引风效果更好,燃烧更加充分;增加的二次进风补燃结构,能够使燃料的挥发分再次燃烧,节能效果更佳,所排出的烟气黑度下降,更为环保。回风烟道断面尺寸增大,使环形烟道内沿周向负压分布均匀,设置的偏心结构采用补偿的方式,能够避免火焰跑偏,让铁锅均匀受热。设置的灰斗,使用环境更为洁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灶台面1,灶台框架1.1,灶体外罩2,灶座3,灰斗3.1,灶体4,炉桥4.1,进料门4.2,进料通道4.3,内胆4.4,外胆4.5,灶体外壳4.6,内胆套4.7,排烟口4.8,烟道底衬4.9,灶膛底衬4.10,灶体底板4.11,锅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中,一种节能大锅灶,它包括灶台面1、灶体外罩2、灶体4和灶座3,灶体外罩2位于灶体4的外围,灶体外罩2和灶体4与灶座3固定连接,灶台面1与灶体外罩2的顶部固定连接;
灶台面1设有与锅5底部密封的开口,灶体4中设有内胆4.4,内胆4.4位于锅5底部的下方,内胆4.4的顶部与锅5底部具有间隙。由此结构,便于安装和加工。
优选的方案如图2中,灶体外罩2和灶体4与灶座3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灶台面1与灶体外罩2的顶部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本例中的灶体外罩2成“C”形结构,受力效果较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阳清江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未经长阳清江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6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