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模扁锭熔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7181.9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8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泉合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B22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扁锭 多组模具 熔铸装置 自动合模 支撑板 多模 熔铝 本实用新型 红外测温器 生产和加工 升降驱动缸 凹模组件 电磁熔炉 加工效率 凸模组件 移动驱动 控制器 智能化 合模 熔铸 自动化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扁锭生产和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熔铝和自动合模且可多组模具同时合模的多模扁锭熔铸装置,该装置包括一设有支撑板的机架、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多凸模组件、以及设于所述机架上且设有红外测温器和控制器的多凹模组件。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电磁熔炉,实现自动熔铝,结合使用升降驱动缸和移动驱动缸,实现自动合模,同时,多组模具组合使用,使得扁锭熔铸过程更加快速高效,提高了扁锭加工效率,更进一步的实现扁锭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扁锭生产和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熔铝和自动合模且可多组模具同时合模的多模扁锭熔铸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扁锭的生产和加工制作过程中,现有企业都是采用现将铝融化,再将铝液浇注入模具中,这样就要求在浇注铝液的时候一定要快速,放置出现裂纹和断口。而且浇注过程大多是人工浇注,这样不仅消耗人力且效率低,同时,也影响扁锭的质量和性能,也不能满足扁锭的持续加工,以及高效、高质量的扁锭加工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发明人结合自身经验研发了一种可自动熔铝和自动合模且可多组模具同时合模的多模扁锭熔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使用电磁熔炉,实现自动熔铝,结合使用升降驱动缸和移动驱动缸,实现自动合模,同时,多组模具组合使用,使得扁锭熔铸过程更加快速高效,提高了扁锭加工效率,更进一步的实现扁锭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多模扁锭熔铸装置,包括一设有支撑板的机架、设于支撑板上的多凸模组件、以及设于机架上且设有红外测温器和控制器的多凹模组件。
支撑板通过若干支柱设于机架上,机架上还设有一对用引导多凹模组件移动的导轨。
多凹模组件包括一设有一对与导轨配合的导槽且均匀设有凹模的电磁熔炉、通过一固定支架设于机架上且用以驱动电磁熔炉移动的移动驱动缸、设于移动驱动缸内且与电磁熔炉可拆卸连接的移动活塞杆、通过一小支架设于机架上且用以监测凹模内熔融铝液温度的红外测温器、以及设于小支架上且与红外测温器和电磁熔炉电连接的控制器。
多凸模组件包括设于支撑板上的升降驱动缸、设于升降驱动缸内且与升降板连接的升降活塞杆、可拆卸设于升降板上的连接安装板、可拆卸设于连接安装板且内部均匀设有凸模的凸模固定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电磁熔炉,实现自动熔铝,结合使用升降驱动缸和移动驱动缸,实现自动合模,同时,多组模具组合使用,使得扁锭熔铸过程更加快速高效,提高了扁锭加工效率,更进一步的实现扁锭加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或技术特征,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技术特征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模扁锭熔铸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模扁锭熔铸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模扁锭熔铸装置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3所示的多模扁锭熔铸装置,包括一设有支撑板12的机架1、设于支撑板12上的多凸模组件3、以及设于机架1上且设有红外测温器27和控制器28的多凹模组件2。
支撑板12通过若干支柱11设于机架1上,机架1上还设有一对用引导多凹模组件2移动的导轨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泉合铝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泉合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7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