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装置及补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9213.9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1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天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双玉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3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杨勇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补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货架上的货物卖完时,需要进行人工补货,但是比较忙碌时,工作人员可能无法注意到需要补货的情况,从而造成货物的短缺,使顾客着急甚至放弃采购货物的想法。
需要补货时,往往需要将货物从仓库运输出来,运输的过程中,货物的不同,很多货物在传输带上会出现堆积、错位的现象。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补货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货物容易出现堆积、错位的现象;
整体使用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通过相对设置的卡件将货物进行卡接,货物放置在夹持空间上后,其抵接于按压件,按压件产生联动效果,使得其两侧分布的卡件状态改变且卡紧货物,整个过程流畅,货物有序进行排布,不会出现堆积、错位的现象,其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补货设备,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固定装置,其具有该固定装置的全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定装置,其包括托盘、按压件、连接件和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卡件,托盘的一侧具有用于夹持货物的夹持空间,按压件可滑动的连接于托盘且位于相对的两个卡件之间,卡件与托盘连接,连接件与托盘连接且用于带动卡件活动,按压件的一端与连接件连接或抵接且用于带动连接件活动,按压件在托盘的远离夹持空间的方向上滑动时,相对的两个卡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具体的,该固定装置能够通过相对设置的卡件将货物进行卡接,货物放置在夹持空间上后,其抵接于按压件,按压件产生联动效果,使得其两侧分布的卡件状态改变且卡紧货物,整个过程流畅,货物有序进行排布,不会出现堆积、错位的现象,其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市场应用潜力巨大。
可选的,连接件的中部可转动的连接于托盘且位于托盘的远离夹持空间的一侧,卡件可滑动的连接于托盘且卡件的一端抵接于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按压件,卡件与按压件的滑动方向相反。
可选的,连接件的中部可转动的连接于托盘且位于托盘的远离夹持空间的一侧,卡件可滑动的连接于托盘且卡件的一端与连接件的一端铰接,连接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按压件,卡件与按压件的滑动方向相反。
可选的,托盘具有第一孔和多个第二孔,按压件可滑动的穿设于第一孔内,卡件可滑动的穿设于第二孔内,固定装置具有按压件相对于托盘凸出且卡件位于第二孔内的空闲状态,以及按压件位于第一孔内且卡件相对于托盘凸出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卡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托盘,卡件设置有铰接部,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托盘,连接件的一端用于抵接按压件,连接件的另一端弯折且可转动的连接于铰接部,固定装置具有按压件相对于托盘凸起且卡件贴合于托盘的空闲状态,以及相对的两个卡件相对于托盘凸出的工作状态。
可选的,卡件可转动的连接于托盘,托盘设置有贯穿托盘的连接孔,连接孔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位于托盘的靠近夹持空间的一侧且相对靠近于卡件,第二开口位于托盘的远离夹持空间的一侧且相对靠近按压件,连接件为穿设于连接孔的连接绳,连接绳的一端与卡件连接,连接绳的另一端与按压件连接。
可选的,固定装置还包括回复件,回复件与托盘连接,回复件令按压件具有靠近夹持空间的运动趋势。
可选的,固定装置还包括力传感器,力传感器具有用于抵接货物的传感头,传感头与托盘连接且位于托盘的靠近夹持空间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补货设备,其包括货架、储物装置、传输机构和上述提到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数量为多个且随传输机构的活动而移动,传输机构用于将储物装置内的货物运输至货架。
可选的,补货设备还包括第一存量检测器、第二存量检测器和控制装置,第一存量检测器位于货架内且用于检测货架内的货物数量,第二存量检测器位于储物装置内且用于检测储物装置内的货物数量,控制装置用于接收第一存量检测器与第二存量检测器的检测信号并控制传输机构将储物装置内的货物运输至货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双玉,未经李双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92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电磁干扰的电源插座及具有其的电源供应器
- 下一篇:正压除霾新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