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燃烧尾气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2449.8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曾智勇;曾帆;崔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爱能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2 | 分类号: | F23J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烧 尾气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染物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尾气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质锅炉的常规除尘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日趋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除尘装置不能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CO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料。现有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但对于CO和生物质中挥发性有机组分气体,SNCR和SCR对其没有作用将其除去。当空气的流量小于生物质化学计量点燃烧所需空气流量时,即富燃条件下,此时虽然NOx的生成降低,但是CO和生物质中挥发性组分气体在尾气中的比例显著上升,燃料的燃烧利用率低。在贫燃的条件下,过多的增加空气的流量,燃料虽然充分燃烧,CO和挥发性组分生成降低,但是氮氧化物的生产明显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尾气的处理系统,所述生物质燃烧尾气的处理系统能够保证生物质燃烧装置中的生物质在化学计量点燃烧,并且能够自动调整尾气中NOx的含量,使得生物质燃烧装置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和生物质中挥发性有机组分气体显著降低。
NOx氮氧传感器是指用于检测NOx的传感器,所述NOx是指氮氧化物。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尾气的处理系统,包括生物质燃烧装置和与生物质燃烧装置相连的SCR装置,所述尾气处理系统还包括电子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分别相连的氧传感器、NOx氮氧传感器、第一流量控制器和第二流量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氧传感器和NOx氮氧传感器传输的氧含量和NOx含量控制第一流量控制器和第二流量控制器的开度;
所述氧传感器设置于生物质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处,所述NOx氮氧传感器设置于生物质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处和/或SCR装置的出气口处,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设置于生物质燃烧装置的氧化气体进口处,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设置于SCR装置的NH3进气口处。
所述第一流量控制器包括第一流量控制阀。
所述第二流量控制器包括第二流量控制阀。
所述氧传感器与所述生物质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之间还设置用于吸附燃烧尾气中有机组分的吸附装置。
所述吸附装置提高了对燃烧尾气中有机组分的吸附率。
所述氧传感器与所述生物质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之间还设置除尘装置。
所述SCR装置中设置催化剂层。
所述SCR装置的NH3进气口与NH3产生装置相连,所述NH3产生装置包括尿素溶液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系统的生物质燃烧尾气的处理工艺,所述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在生物质燃烧装置的尾气出口处设置氧传感器,控制生物质与氧化性气体在化学计量点燃烧,得到燃烧尾气;
(2)将所述燃烧尾气进行SCR脱硝处理后排放,其中,SCR脱硝过程中通过控制NH3的流量以控制NOx的排放。
步骤(2)所述燃烧尾气经除尘和吸附处理后再进行SCR脱硝处理。
步骤(2)通过在SCR脱硝装置的出气口处设置NOx氮氧传感器控制NH3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上述例举的点值,还包括没有例举出的上述数值范围之间的任意的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实用新型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物质燃烧尾气的处理系统能够保证生物质燃烧装置中的生物质在化学计量点燃烧,并且能够自动调整尾气中NOx的含量,相比于传统的生物质燃烧尾气的处理系统,其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和生物质中挥发性有机组分气体能够降低50-7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生物质燃烧尾气的处理系统。
其中:1,生物质锅炉燃烧室;2,第一流量控制器;3,氧传感器;4,电子控制单元;5,第二流量控制器;6,NOx氮氧传感器;7,SCR装置;8,除尘装置;9,尿素溶液罐;10,第二流量计;11,第一流量计,12,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爱能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爱能森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2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调整方向的烟囱
- 下一篇: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