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厂用高效烟气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2505.8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6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淑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淑菲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3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高效 烟气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厂用高效烟气除尘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用电大国,而目前来说大部分电力均是通过火力发电,火力发电以燃烧煤矿资源为原料,因此火力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这些烟气如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势必会严重影响大气环境,因此需要对燃烧的烟气进行除尘处理。
现有烟气除尘器通常有电除尘器、湿膜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使用成本高,使用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电能,同时设备检修维护困难;湿膜除尘器的除尘率较高,但烟气过多时易堵塞影响后续除尘,因此除尘效率较低;布袋除尘结构简单,但也有烟尘不好清理布袋易堵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电厂用高效烟气除尘器。
一种电厂用高效烟气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为尘室,所述尘室底部为出灰口,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有变频鼓风机,所述变频鼓风机连通烟气入口,所述壳体内部装设有若干开口朝上的除尘布袋,所述除尘布袋的出口连接洁净风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布袋内部套设有布袋支架,所述布袋支架横截面为规则多边形,所述布袋支架可拆卸的装设于所述洁净风道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布袋支架的横截面周长为除尘布袋横截面周长的3/5-2/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布袋的袋口可拆卸的装设于所述布袋支架顶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尘室为向下凹陷的锥形,所述出灰口设于所述尘室的底端。
综上所述,一种电厂用高效烟气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为尘室,所述尘室底部为出灰口,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有变频鼓风机,所述变频鼓风机连通烟气入口,所述壳体内部装设有若干开口朝上的除尘布袋,所述除尘布袋的出口连接洁净风道,烟气被变频鼓风机送入除尘器内,通过除尘布袋除尘后的孔进入洁净风道,除尘布袋经一段时间的除尘后,上面积聚灰尘较多,影响后续除尘效果,此时变频鼓风机改变频率,由于除尘布袋受到的风力变化,而除尘布袋本身质量较轻,因此会发生一定频率的震动,从而会将积聚在除尘布袋上的灰尘抖落至下面的尘室中,如此能够提高除尘布袋的除尘能力,提高了除尘效率,并且相对应的增加了除尘布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厂用高效烟气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的布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厂用高效烟气除尘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为尘室2,所述尘室2底部为出灰口21,所述壳体1侧面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有变频鼓风机3,所述变频鼓风机3连通烟气入口,所述壳体1内部装设有若干开口朝上的除尘布袋4,所述除尘布袋4的出口连接洁净风道5,烟气被变频鼓风机3送入除尘器内,通过除尘布袋4除尘后的孔进入洁净风道5,除尘布袋4经一段时间的除尘后,上面积聚灰尘较多,影响后续除尘效果,此时变频鼓风机3改变频率,由于除尘布袋4受到的风力变化,而除尘布袋4本身质量较轻,因此会发生一定频率的震动,从而会将积聚在除尘布袋4上的灰尘抖落至下面的尘室2中,如此能够提高除尘布袋4的除尘能力,提高了除尘效率,并且相对应的增加了除尘布袋4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布袋4内部套设有布袋支架6,所述布袋支架6横截面为规则多边形,所述布袋支架6可拆卸的装设于所述洁净风道5入口。布袋由于自身性质轻且软,因此受到变频鼓风机3的作用时易发生形变,而当除尘布袋4粘附在一起时,则从除尘布袋4中通过的风量大大减小,即烟气处理量小,布袋支架6设置于除尘布袋4内部,将除尘布袋4撑起,能够避免除尘布袋4在风的作用下粘附在一起,减小除尘面积从而减小烟气处理量。另外,布袋支架6装设在除尘布袋4内部最大的作用在于支撑除尘布袋4,以保证除尘布袋4在除尘过程中始终保持与烟气最大的接触面积,因此布袋支架6的横截面设置为规则多边形,在确保除尘布袋4有最大处理面的同时还能确保除尘布袋4内的除尘体积最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淑菲,未经黄淑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2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高纯度CO的除粉尘装置
- 下一篇:密炼橡胶粉尘及异味消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