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湿地进水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4020.2 | 申请日: | 2017-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5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兵;宋毅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3209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湿地 进水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地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进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人工湿地与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等明显优势,在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人工湿地同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一般投资可节省1/3-1/2。在处理过程中,人工湿地基本上采用重力自流的方式,处理过程中基本无能耗,运行费用低,污水处理厂处理每吨废水的价格在1元左右,而人工湿地平均不到2毛。
人工湿地进水过滤装置是人工湿地对于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装置之一,但是现有的人工湿地进水过滤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多数由简单的沉淀池、砂石层、格栅构成,对于进入湿地的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处理效率较低。
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120058025.9的一种人工湿地水体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工湿地水体处理系统包括:湿地植物、湿地床体、进水管、过水墙以及出水管,所述湿地床体内的多层过滤基质从上至下包括粘土介质层、碎石过渡层、砾石层、碎石层和防渗透气层,所述防渗透气层由防水透气颗粒构成,所述防水透气颗粒之间形成的气体分子能够通过且液态水分子不能透过的孔隙。该实用新型存在着过滤装置结构较为简单,过滤装置易堵塞,对于进入湿地的污水的处理效果较差、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湿地进水过滤装置,内部设置多重过滤装置,过滤效果较好、过滤效率较高,并且内部还设置了絮凝除杂装置、除味装置、除油装置,絮凝除杂装置可以将污水中的细微杂质凝结,便于清除杂质;除味装置用于清除污水中的异味;除油装置用于清除污水中不溶于水的污油或是其他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人工湿地进水过滤装置,包括进水斗、进水管、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三过滤装置、絮凝除杂装置、除味装置、除油装置、底座,所述进水斗底端通过螺纹连接进水管,进水管底端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过滤装置顶端中间,第一过滤装置底端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底座顶端左侧;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右端通过带有抽水泵的第一输水管连接第二过滤装置左侧下端;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底端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底座顶端中间,第二过滤装置顶端连接第三过滤装置底端;所述第三过滤装置顶端通过第二输水管连接絮凝除杂装置;所述絮凝除杂装置底端通过第三输水管连接除味装置;所述除味装置底端通过第四输水管连接除油装置,除油装置底端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底座顶端右侧;除油装置右侧下端焊接带有控制阀门的出水管。
所述进水斗内部中端焊接格栅卡挡圆环,格栅卡挡圆环上端置放圆形格栅。
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由第一过滤箱、多块内部设置多个圆形镂空口的不锈钢金属板构成,第一过滤箱内部由上至下通过螺栓安装多块不锈钢金属板,第一过滤箱右侧下端焊接连接通过带有抽水泵的第一输水管。
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由第二过滤箱、排杂斗、排杂门、多根过滤管构成,第二过滤箱左端焊接连接带有抽水泵的第一输水管,第二过滤箱底端焊接排杂斗,排杂斗底端通过铰链连接排杂门,排杂斗与排杂门之间设置密封橡胶圈;所述第二过滤箱内部上端焊接多根过滤管,过滤管顶端穿出第二过滤箱,插入至第三过滤装置内部下端,过滤管下端管体上设置多个小孔径圆形过滤孔。
所述第三过滤装置由第三过滤箱、上纤维棉过滤网层、下纤维棉过滤网层、细砂砾层构成,第三过滤箱内部下端粘接下纤维棉过滤网层,下纤维棉过滤网层上置放细砂砾层,细砂砾层上端为上纤维棉过滤网层,上纤维棉过滤网层粘接在第三过滤箱内部上端;所述第三过滤箱顶端焊接第二输水管,通过第二输水管连接絮凝除杂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4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