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照明灯具用控制及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69675.9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3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鹿世敏;佟雪原;徐文庆;朱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张旭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照明 灯具 控制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及保护电路,具体是一种电动车照明灯具用控制及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力作为一种环保,清洁,转换率高的重要的能源,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以电力为应用来驱动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低碳化发展,降低交通成本,节约能源并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电动三轮车以其适用性强,机动灵活,维护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可以灵活地穿行于狭小的马路间,广泛应用于家庭、城乡、个体出租、厂区、矿区、环卫、社区保洁等短途运输领域。
随着电动车使用量越来越来多,电动车灯具部件的电路保护需求不断提高。电动车灯具部件线路由主电源供电,各部件短路故障将影响到整个车辆能否正常工作。现市面上的电动车只是在总电源端口使用熔断丝进行保护,这种防护只能起到对大电流的主驱动电路的短路进行保护,而对于供给灯具的小电流电路,其发生短路后烧断熔断丝的时间很长,导致灯具已经发生损坏而熔断丝还未断开,因此这种熔断丝的方式对小电流电路短路是时的切断保护不可靠,易出现导致灯具故障,不能及时保护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照明灯具用控制及保护电路,能在供给灯具照明的电路发生短路时,控制电路切断电源与灯具之间的通路,从而对灯具起到防护作用,提高灯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电动车照明灯具用控制及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R12、稳压二极管Z1~Z2、电解电容C1、电容C2~C3、功率保护三极管T1、功率三极管T2、过流保护三极管T3和驱动三极管T4,电阻R8的一端与控制器电流检测端口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和稳压二极管Z2的负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2的正极接地,电阻R1的另一端与功率保护三极管T1的集电极连接,功率保护三极管T1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功率三极管T2的集电极和过流保护三极管T3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1的正极、电阻R5的一端和电路输出端连接,电解电容C1的负极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与过流保护三极管T3的基极连接,过流保护三极管T3的集电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功率保护三极管T1的发射极与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与功率三极管T2的发射极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后接48V直流电源,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和驱动三极管T4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功率三极管T2的基极连接,驱动三极管T4的基极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后接控制器电压输出端,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另一端、驱动三极管T4的发射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功率保护三极管T1、功率三极管T2和过流保护三极管T3均为PNP型三极管。
进一步,所述驱动三极管T4为NPN型三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电阻R1~R12、稳压二极管Z1~Z2、电解电容C1、电容C2~C3、功率保护三极管T1、功率三极管T2、过流保护三极管T3和驱动三极管T4相结合方式,通过控制器电压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使整个电路工作,控制器电流检测端实时检测反馈的电流值,如电路发生短路或负载电路的电流异常增加后,电流检测端会检测到过流信号,则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使输出电压信号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进而控制驱动三极管T4断开,最终达到停止电路工作使电路输出端无电流输出,此时灯具部件不通电,从而保证发生电路短路时对灯具的防护,提高灯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696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