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0301.9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6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夏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勇锋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愉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6 | 代理人: | 林弘毅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管 硅光板 激光 电机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电机 充电装置 激光发射 控制电路 升压电路 发射端 接收端 锂电池 输出电压提升 锂电池充电 充电距离 电子设备 激光透过 接收电路 控制电机 无线充电 光斑 镜头 发射 充电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光充电装置,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包括电机和电机控制电路、激光管和激光发射控制电路、镜头,接收端包括硅光板和硅光板接收电路、升压电路和锂电池;电机控制电路与电机相连,控制电机的运行;电机与激光管相连,带动激光管运动;激光发射控制电路与激光管相连,驱动激光管发射激光;激光管发射的激光透过镜头在硅光板上形成光斑;升压电路将硅光板提供的输出电压提升后为锂电池充电。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激光对电子设备锂电池的无线充电,充电方便,充电距离和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领域,涉及一种使用激光给锂电池充电的激光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等可以携式电子设备的应用日益普遍。由于人们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所带来的好处,因此能够使用户随时使用这些电子设备就变得尤为重要。可以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一般要由内置或可替换的锂电池来提供电能,然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锂电池电量会耗尽,这时就需对锂电池进行充电。
目前对锂电池的充电必须于有固定电源及充电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充电,携带电子设备的充电器的时候,充电器的电线缠绕给人带来困扰,在充电时有线连接也导致充电不方便。
无线充电方面,目前主要的无线充电方式有太阳能充电、电磁充电。太阳能充电方式难以在较小的体积提供较大的电流输出,难以胜任快速充电的要求。电磁波是发散的较容易受干扰,在短距离范围可以提供较高的效率和较大的输出电流,但是在距离稍大之后效率就急剧下降,导致输出电流也随之减小,并且辐射范围较大。
综上所述,现有电子设备的充电方式存在以下缺点:大多数电子设备的充电器为有线的,充电器与电子设备之间必须通过电线连接;采用电磁波的无线充电方式,容易受干扰,有效充电距离短,并且其充电辐射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激光充电装置,目的在于采用激光技术实现远距离的无线充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充电装置,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电机和电机控制电路、激光管和激光发射控制电路、镜头,所述接收端包括硅光板和硅光板接收电路、升压电路和锂电池;所述电机控制电路与电机相连,控制电机的运行;所述电机与激光管相连,带动激光管运动;所述激光发射控制电路与激光管相连,驱动激光管发射激光;所述镜头位于激光管的前端,所述激光管发射的激光透过所述镜头在所述硅光板上形成光斑;所述硅光板接收电路与硅光板相连,将硅光板接收的电能输入到板载电容;所述升压电路与硅光板接收电路及锂电池相连,将所述硅光板提供的输出电压提升后为所述锂电池充电。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电机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所述电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机控制电路、第二电机控制电路以及第三电机控制电路;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一电机控制电路用于激光管平面上X方向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和第二电机控制电路用于激光管平面上Y方向的位置控制;所述第三电机和第三电机控制电路用于激光管Z方向上的进退调焦,调整激光管到镜头的距离,控制激光管通过镜头产生的光斑尺寸。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激光发射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发射控制电路和第二发射控制电路,所述第一发射控制电路和第二发射控制电路分别与激光管相连;所述第一发射电路驱动激光管发射出满功率为1W的880nm红外光不可见光;所述第二发射电路驱动激光管发射出满功率为5MW的红色可见光。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镜头采用D=5MM,F=10高透光学玻璃作为聚光透镜;通过调整激光管到镜头的距离,实现光斑的大小调教;调节幅度为一度,相当于成像距离0.5m;光斑设定为5M,直径4cm,最近为0.2m,直径2cm;光辐射为1w/1c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勇锋,未经夏勇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03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