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0871.8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7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聂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4 | 代理人: | 张约宗,纪媛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设备充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发展突飞猛进,但电池续航成为目前移动电子设备最大的瓶颈。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大,耗电也越来越多,电池容量成为制约电子设备续航能力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组合充电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子设备续航的问题,但是充电时不够方便,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器和用于容置所述电子设备的保护壳,所述无线充电器上设置有定位磁铁,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磁铁磁吸配合的定位铁片,所述保护壳和所述无线充电器之间通过所述定位铁片和所述定位磁铁的相互吸引实现安装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铁片呈环状,所述定位铁片粘接在所述保护壳上或者所述定位铁片嵌设在所述保护壳内。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定位磁铁设置在所述壳体朝向所述保护壳的一面上。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PCB板、发射线圈以及电源线,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配合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定位磁铁设置在所述前壳上。
优选地,所述定位磁铁呈环状;或者,
所述定位磁铁为圆柱状磁铁,所述圆柱状磁铁设有多个,所述多个圆柱状磁铁绕所述前壳的外沿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背离所述保护壳的一面上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底部设置有粘胶或者磁力吸盘。
优选地,所述壳体在与所述定位铁片接触的一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硅胶垫。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上设置有定位磁铁;还包括与所述定位磁铁磁吸配合的定位铁片,所述定位铁片设置在电子设备的背面或者所述定位铁片设置在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保护壳上。
优选地,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定位磁铁设置在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定位铁片的一面上;
所述壳体在与所述定位铁片接触的一面上还设置有防滑硅胶垫。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电子设备的背面设置定位铁片或者在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保护壳上设置定位铁片,在无线充电器上设置定位磁铁,通过定位铁片与定位磁铁的磁吸吸合来实现电子设备与无线充电器的固定,进而实现无线充电,即放即充,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组件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组件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无线充电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可用于车载无线充电、桌面无线充电以及其他移动电子设备。
实施例1
参阅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无线充电组件包括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无线充电器2和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保护壳1,无线充电器2上设置有定位磁铁,保护壳1上设置有与定位磁铁磁吸配合的定位铁片11,保护壳1和无线充电器2之间通过定位铁片11和定位磁铁的相互吸引实现安装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铁片11与定位磁铁的磁吸吸合来实现电子设备与无线充电器2的固定,进而实现无线充电,即放即充,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保护壳1包括承托电子设备背部的底壳、以及至少一段套设于电子设备周缘的环状边框,环状边框在底壳的周缘形成,并与底壳共同围成一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容置腔。环状边框与底壳为二次注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保护壳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外界与电子设备外放孔的连通孔,连通孔与电子设备的外放孔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08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构建优良肌肉品质鲤鱼选育亲本群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多功能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