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尘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1096.8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3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艳华 |
主分类号: | F16J15/3232 | 分类号: | F16J15/3232;F15B1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11 | 代理人: | 陆红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新颖的液压油缸活塞杆防尘密封圈。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在往复工作时,依靠防尘密封圈内侧防尘唇抱紧活塞杆,来防止异物进入液压系统破坏主密封、支撑环等。
传统的防尘密封圈的结构如图1所示,材质通常为邵氏硬度ShA94的聚氨酯。由于液压油缸活塞杆和活塞缸缸筒在右侧配合间隙较大,在液压油缸高速偏载运动时,防尘密封圈和活塞杆之间的摩擦力加大,防尘密封圈容易被活塞杆带出,导致密封失效;此外,当液压油缸上下运动,防尘密封圈安装在液压油缸上部的时候,雨水掺杂的异物很容易从防尘密封圈外侧进入,锈蚀沟槽底部,破坏外侧密封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尘密封圈,它不仅具有优异的防尘密封性能,而且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密封圈,包括外侧防尘唇和内侧防尘唇,所述外侧防尘唇和内侧防尘唇采用工字形连接。
较佳的,为了提高防尘密封圈的刚性,可以将所述外侧防尘唇的截面设计为L形。
较佳的,为了提高防尘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可以在所述外侧防尘唇的右侧增加密封唇设计。
较佳的,为了保护活塞杆上的油膜,可以将所述内侧防尘唇的唇口设计为弧形。
所述内侧防尘唇的材质优选为邵氏硬度ShA90~92的聚氨酯,所述外侧防尘唇的材质优选为邵氏硬度ShD52~55的聚氨酯。
所述防尘密封圈优选为一体式结构,外侧防尘唇和内侧防尘唇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与传统的防尘密封圈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尘密封圈,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外侧防尘唇采用ShD52-55的高硬度聚氨酯,并采用L形结构,提高了防尘密封圈的刚性、耐磨性和抗挤出性能,在油缸出现高速偏载运动时,防尘密封圈不易被带出。
2、内侧防尘唇采用ShA90-92的高回弹聚氨酯,保证了防尘密封圈的回弹性,从而能够更好地抱紧活塞杆。
3、外侧防尘唇右侧设计高硬度聚氨酯密封唇,提高了防尘密封圈对沟槽内壁的防水、防尘效果,在油缸作垂直上下运动时,能够有效避免雨水掺杂的异物从防尘密封圈外侧进入,保护沟槽内壁不被锈蚀,沟槽底部的密封唇不会遭到破坏。
4、内侧防尘唇的唇口设计为圆弧状,可以保护活塞杆上的油膜不被内侧防尘唇刮除,这样防尘密封圈就能够在有油膜润滑的表面工作,从而使防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液压油缸活塞杆防尘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尘密封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A图为截面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防尘密封圈的截面具体结构示意图。其中,B图为内侧防尘唇唇口处的放大图,放大比例为5:1。
图4是图2的防尘密封圈的生产过程示意图。
图5是图2的防尘密封圈在液压油缸内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缸筒
2:活塞杆
3:密封唇
4:雨水掺杂的异物可能进入的区域
5:防尘密封圈
6:外侧防尘唇
7:内侧防尘唇
8: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有更具体的了解,现结合图示的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本实施例的防尘密封圈,由两种硬度不同的聚氨酯材料通过一次注塑成型获得,整体呈圆环形,如图2所示,包括呈工字形连接的外侧防尘唇6和内侧防尘唇7两部分。其中:
外侧防尘唇6,采用邵氏硬度ShD52~55的高硬度聚氨酯,截面近似L形,如图3所示。外侧防尘唇6的右侧设计有密封唇3,用于防水、防尘,避免雨水掺杂的异物从防尘密封圈外侧进入缸筒1和活塞杆2之间的沟槽的内壁和底部。
内侧防尘唇7,采用邵氏硬度ShA90~92的高回弹聚氨酯,截面近似Y形。内侧防尘唇7的唇口8呈圆弧状,如图3所示。
该防尘密封圈可以采用旋转双色注射机加工生产,如图4所示,具体生产过程如下:
第一工位料筒预融ShA90~92的高回弹聚氨酯,熔融温度180~230℃。
第二工位料筒预融ShD52~55的高硬度聚氨酯,熔融温度190~250℃。
在双色模的第一工位,在15~25Mpa注射压力下,注射预融后的ShA90~92聚氨酯3~5秒,成型防尘密封圈的内侧防尘唇7。保压冷却20~3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艳华,未经王艳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10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积水的回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骨架油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