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凝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6454.4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5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8/00 | 分类号: | F24H8/00;F24H9/00;F24H9/1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016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管 缓流 冷凝热交换器 烟气 产品合格率 冷凝出水管 烟气加热管 成型步骤 热交换率 出水管 燃烧器 入水管 外排 加热 延缓 疏导 | ||
一种冷凝热交换器,包括外壳、螺旋热交换管、缓流带、入水管、出水管、烟气加热管和冷凝出水管,其中,螺旋热交换管与外壳之间设有缓流带,缓流带可以疏导并延缓燃烧器产生的烟气向外排出的速度,使得烟气可以对螺旋热交换管进一步加热,提高了热交换率。截面为类似D型状的截面的螺旋热交换管、螺旋热交换管成型步骤简单,产品合格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具体为一种应用在热水器上的冷凝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号为20162055058.6披露了一种冷凝热交换器,包括外壳、螺旋热交换管、烟气分隔导流板,所述外壳上还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螺旋热交换管内部还设有燃烧器。
该热交换器能够使燃烧器产生的烟气进入壳体内,按照导流板的导流方向进行二次加热。
但是,上述管壁的横截面为跑道形状,在实际生产制造中成型步骤较为复杂,会使得产品的合格率降低,提高了生产成本。
再者,上述冷凝热交换器的烟气导流板设置在螺旋热交换管中间,烟气导流板的位置非常贴近燃烧器,较短疏导距离使得提高的热交换效率很低,而且这样的设置也使得烟气导流板的耐火标准要达到近似螺旋热交换管的耐火标准,耐火要求的提高再次提高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且可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热交换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容易、产品合格率高的螺旋热交换管、且具有能有效利用排出烟气的余热进行二次加热受热流体的装置,以此来提高热交换率的冷凝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凝热交换器,包括外壳、螺旋热交换管、缓流带、入水管、出水管、烟气加热管和冷凝出水管,其中,外壳内有螺旋热交换管,螺旋热交换管的入水管和出水管延伸至外壳外,螺旋热交换管与外壳之间设有缓流带,缓流带与螺旋热交换管和外壳直接接触,在入水管所在的一侧,缓流带与螺旋热交换管之间设有一封堵层,在入水管所在的一侧,还有一出烟口,烟气加热管连接在出演口,并且螺旋形缠绕在入水管,在出烟口对立一侧,在外壳出连接有一冷凝出水管。
螺旋热交换管和烟气加热管皆为似D形状的管弯曲成螺旋状的管道,且其二者两端各有一出水口和入水口,所述出水口和出水口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螺旋热交换管和所述烟气加热管的螺旋管道之间的间隙构成气体通道,螺旋管状管道横截面如图3为似D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性为:
1.缓流带可以疏导并延缓燃烧器产生的烟气向外排出的速度,使得烟气可以对螺旋热交换管2进一步加热,提高了热交换率。
2.似D形状管的成型步骤简单,产品合格率高,不需要隔片来定位。
3.增加的烟气加热管可以利用烟气的余热进一步对入水管4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螺旋热交换管和烟气加热管的立体图;
图3为螺旋管状管道横截面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外壳 2.螺旋热交换管 3.缓流带 4.入水管 5.出水管 6.燃气加热管
7.冷凝出水管 8.封堵层 9.出烟口 21.气体通道 22.出水口
23.入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松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6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