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过火引线的烟花内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6664.3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3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成洋 |
主分类号: | F42B4/00 | 分类号: | F42B4/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潘传军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火 引线 烟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花的内筒。
背景技术
烟花内筒又称效果筒。现有技术的内筒结构如图1所示,筒体101的底端封堵层102设有过火引线103。现在很多产品的过火引线还采用尾药104固定。尾药104具有胶粘性,很多时候尾药104还包含一定效果,如燃烧后发出红、绿光等。筒体的内腔105中填装各种类型的效果药物后封盖筒体顶端口。然后将内筒装入发射外筒内。燃放时,发射外筒内的发射药被引燃后将内筒发射至空中,同时发射药引燃过火引线103,过火引线103在空中传火给效果药物,使之燃爆产生预定的效果或造型。
但是,过火引线103的装配麻烦,虽然目前一般结合底端封堵层102的制作,采用底端封堵层制作设备(如泥底机)完成,仍然导致了相关设备结构复杂且效率不高。然而,过火引线的传火是烟花产品燃放的关键节点,目前一直没有更为方便的可靠替代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弊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装配过火引线的烟花内筒,能够可靠实现传火且生产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过火引线的烟花内筒,包括设有底端封堵层的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封堵层设有传火孔,所述传火孔内装填附着于传火孔上的传火药。
优选地,所述传火孔设置于筒体中心。
优选地,所述传火药装填在传火孔的内腔上部,传火孔的下部为导火口,所述导火口是由下至上逐渐缩小的锥形口。
传火过程实际上包含一个延时引燃作用,即发射药点燃后,即过一段延时时间,待烟花内筒升空至适当高度后,才引燃效果药。优选地,所述烟花内筒的效果药延时点火时间由传火药的厚度控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火药可以采用尾药,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一定胶粘性或附着性的、能够实现传火功能的药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装配过火引线而能够实现相同的传火可靠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烟花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2,反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无过火引线的烟花内筒包括设有底端封堵层203的筒体201,所述底端封堵层203的中心设有传火孔,所述传火孔内装填了附着于传火孔上的传火药202。以通常使用的泥底筑制为例,只需筑制一个带有传火孔的泥质底端封堵层203,然后将适量传火药202置入传火孔内,传火药202附着于传火孔的内壁上,即可。所述传火药可以采用尾药,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一定胶粘性或附着性的、能够实现传火功能的药物。不再需要插入引线和固定引线,相应泥底筑制设备的结构可以大大简化,加工速度大大提高。
筒体的内腔204中填装各种类型的效果药物后封盖筒体顶端口。然后将内筒装入发射外筒内。燃放时,发射外筒内的发射药被引燃后将内筒发射至空中,同时发射药引燃传火药202,传火药202在空中传火给效果药物,使之燃爆产生预定的效果或造型。所述烟花内筒的效果药延时点火时间由传火药202的厚度控制。所述厚度即传火药202在传火孔内的高度。
实施例2:参见图3,反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无过火引线的烟花内筒包括设有底端封堵层302的筒体301,所述底端封堵层302的中心设有传火孔,所述传火药303装填在传火孔的内腔上部,传火孔的下部为导火口304,所述导火口304是由下至上逐渐缩小的锥形口。锥形口收拢集束导引发射药的燃爆气体,提高传火药303被引燃的可靠性。其余都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
上述的实现方式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技术领域具有公知的多种替代或者变形,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意义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成洋,未经黄成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6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