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内窥测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7231.X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5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孙芳萍;林罡;李永斌;张志浩;王春生;毛丽;成杰;孙银娟;罗慧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陈光磊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窥测 机器人 控制系统 | ||
1.一种管道内窥测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管理单元(1)和整体电路主控单元,整体电路主控单元包括主控电路(7)、电机驱动器控制单元(2)、电磁定位单元(3)、测厚单元(4)、视频单元(5)和无线传输网络单元(6);
主控电路(7)对各单元发送操控指令
电源管理单元(1)为整体电路主控单元供电,
电机驱动器控制单元(2)操控机器人在管道内的实现各种动作,
电磁定位单元(3)查找机器人所处的具体位置,
测厚单元(4)测试管壁涂层厚度并返回测试数据,
视频单元(5)对管道内的状况进行探测和摄像并对管道内部进行长距离检测,无线传输网络单元(6)将各单元的信号及数据进行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窥测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管理单元(1)包括主电路供电单元(1-1)、备用电池单元(1-2)、备用电池切换电路(1-3)、开关(S1)、多种直流电压值电路(1-4)和电压监测单元(1-5),主电路供电单元(1-1)输出端和备用电池单元(1-2)输出端分别连接备用电池切换电路(1-3)的输入端,备用电池切换电路(1-3)的输出端依次串联连接开关(S1)、多种直流电压值电路(1-4)、电压监测单元(1-5)和主控电路(7)的输入端,所述的主电路供电单元(1-1)和备用电池单元(1-2)均为多组电池并联连接;
所述的开关(S1)闭合时,主电路供电单元(1-1)为整体电路主控单元供电,当主电路电量低于设定值时,备用电池切换电路(1-3)将主电路供电单元(1-1)切换至备用电池单元(1-2)为整体电路主控单元供电,同时电压监测单元(1-5)实时监测整体电路主控单元电压值,多种直流电压值电路(1-4)为整体电路主控单元提供多种直流电压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窥测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驱动器控制单元(2)包括多个电机驱动控制电路(2-1),每个电机驱动控制电路(2-1)包括单片机控制板(2-2)、行走步进电机驱动器(2-3)、张紧步进电机驱动器(2-4)、多个行走电机(2-5)、支撑杆(2-6)、尾车张紧力调节电机(2-7)、压力传感器(2-8)和头车张紧力调节电机(2-9),单片机控制板(2-2)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主控电路(7)的输出端和压力传感器(2-8)的输出端,单片机控制板(2-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行走步进电机驱动器(2-3)的输入端和张紧步进电机驱动器(2-4)的输入端,行走步进电机驱动器(2-3)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多个行走电机(2-5)的输入端,每个行走电机(2-5)的输出端通过支撑杆(2-6)串联连接尾车张紧力调节电机(2-7)的输入端和压力传感器(2-8)的输入端或者头车张紧力调节电机(2-9)和压力传感器(2-8)的输入端,张紧步进电机驱动器(2-4)的输出端连接尾车张紧力调节电机(2-7)的输入端或者头车张紧力调节电机(2-9);
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板(2-2)发送指令给行走步进电机驱动器(2-3)和张紧步进电机驱动器(2-4),行走步进电机驱动器(2-3)和张紧步进电机驱动器(2-4)通过控制行走电机(2-5)、支撑杆(2-6)、头车张紧力调节电机(2-9)、尾车张紧力调节电机(2-7)使机器人做各种动作,压力传感器(2-8)采集机器人行走时的数据并反馈给单片机控制板(2-2),单片机控制板(2-2)通过各自采集的压力数据调节机器人张紧与收缩的力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内窥测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定位单元(3)包括电磁定位发射机(3-1)和电磁定位接收机(3-2),电磁定位发射机(3-1)的输入端连接主控电路(7)的输出端;
所述的主控电路(7)开启电磁定位发射机(3-1),电磁定位接收机(3-2)开启后用于定位查找机器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723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跨界互动交易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纳米成型的电子产品外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