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路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1442.0 | 申请日: | 2017-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8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艳;张育宽;齐志强;寇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簧中簧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35/00;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电路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电动汽车的电动机由电池供电,在汽车加速过程中需要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输入才可驱动电机输出强大的扭矩,对于线路的承受能够要求很高。
线路的连接处往往会产生接触电阻,用于通过大电流线路一般设置相应的连接结构减小接触电阻;目前市场上的大电流连接器的端子普遍为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占用空间大,在车辆中需要连接多根线路,圆柱形的电连接端子占用车身内部空间,给其他配件的设置造成极大的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连接装置,比传统的连接结构具有更小的体积,减少空间占用,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电路连接装置,包括均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公插和母插,所述公插的插头能够插入所述母插的连接槽内实现导电连接,所述插头的横截面为长宽比大于1的扁状端子结构,所述连接槽内壁的形状与所述插头相同,且与所述插头的外表面贴合接触。
可选地,所述插头的外表面和所述连接槽的内表面,两者的上下两个表面均为平面,两侧均为圆弧面,两侧的圆弧面与上下平面为平滑相切过渡。
可选地,所述插头的外表面和所述连接槽的内表面,两者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
可选地,所述连接槽的内壁上凹陷设置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中用于卡装定位锁止弹簧;所述锁止弹簧呈扁长结构,其中心轴的形状与所述连接槽内壁的形状相同。
可选地,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设置三道平行等间距的所述定位槽,用于固定安装三个所述锁止弹簧。
可选地,所述锁止弹簧的环绕线圈与中心轴垂线之间的夹角为5~20度。
可选地,所述插头的端口处沿长度方向设置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内用于插装设置绝缘盖,所述绝缘盖呈阶梯形,将所述插头的端部覆盖实现绝缘。
可选地,所述母插的接线端与所述连接槽之间设置环状的卡槽,所述卡槽中设置C形的卡环,所述卡环受压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实现卡紧。
可选地,所述公插的连线端与所述插头之间呈直线同轴设置或者呈拐角折弯设置;所述母插的接线端与所述连接槽之间呈直线同轴设置或者呈拐角折弯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连接装置,包括公插和母插,两者能够相互配合插接实现导电,插头的横截面为长宽比大于1的扁状端子,相对于传统的圆柱形连接结构来说,插头具有明显的长与宽的区别,连接槽内壁的形状与插头外表面形状相同,且与插头的外表面贴合接触。由几何学的知识可知,在相同周长的情况下,圆形的面积最大,在空间中占用更大的体积,相应地,在同样的体积下,扁长状的插头相对于圆柱状的连接结构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也就是说在减小了体积的情况下,可与圆柱结构具有同样或者更大的接触面积,可以承受大电流的冲击,同时降低了连接处的体积,在汽车内预留出更大的空间;对于多根并排设置的导体来说,采用扁长状的连接端子导体之间的间距比圆柱形的连接结构更大,导体之间的电气间隙更大,因而能够承载更大的电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连接装置一种具体设置形式的装配结构剖面图;
图2A为锁止弹簧的轴测结构图;
图2B为锁止弹簧的正视结构图;
图3A为卡环的一种具体结构图;
图3B为卡环与母插相互装配的轴测结构图;
图4A为公插的爆炸结构图;
图4B为公插呈L形折弯的轴测结构图;
图4C为L形折弯公插的剖面结构图;
图5A为母插的爆炸结构图;
图5B直线形母线插的局部剖视图;
图5C为折弯状母插的轴测结构图;
图5D为折弯状母插的剖面结构图。
其中包括:
公插1、插头11、连线端12、母插2、连接槽21、接线端22、卡槽23、锁止弹簧3、绝缘盖4、卡环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连接装置,比传统的连接结构具有更小的体积,在具有同样承载能力的情况下节约空间,为车内的空间布置预留更多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簧中簧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簧中簧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1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