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增氧的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1880.7 | 申请日: | 201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5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谢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坤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62B7/02;A62B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7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口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一款可以增氧和过滤的口罩
技术背景
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液体颗粒状物质(或称气溶胶)的总称。由于来源和形成不同,它的形状、密度、粒径大小,光、电、磁学等物理性质及化学组成有很大差异。大气中颗粒物的粒径从0.001μm至1000μm以上,一般粒径大于50μm的颗粒物受重力作用很快沉降到地面,在大气中滞留几分钟到几小时;粒径为0.1μm的颗粒不但在大气中滞留时间长,而且迁移距离远。来源可分为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人为排放源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煤烟;工业生产、建筑产生的工业粉尘、金属尘、水泥尘等;汽车、飞机排气等。天然源有土壤尘、火山灰、森林火灾灰、海盐粒.悬浮颗粒物以直径分类,小于100微米的称为TSP,即总悬浮颗粒物;小于10微米的称为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需要指出的是,这类颗粒物能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可对人体健康构成损害。而颗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PM2.5,以形象的比例来看,人的头发直径约为50微米至70微米,PM2.5相当于发丝直径的3.6%至5%,可以被吸入肺部,粘连在肺泡上,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
颗粒物还可分为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是由排放源直接排入大气中的液态或固态颗粒物,在大气中未发生变化。二次颗粒物是由排放源排放的气体污染物,经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转化为液态或固态的颗粒物。
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化氢和氯气、氨、有机气体等经化学反应形成的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铵盐和有机气溶胶.可呼吸性(粒径小于2.5μm)和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小于10μm)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当颗粒小到10μm以下(称可吸入颗粒物)就可以随着人们呼吸吸入人体肺部,几百种有机化合物如有机的苯、二恶英、多环芳烃和含有高毒性成分的几十种金属如铅、镉等随之侵入人体,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心脏病、支气管炎、哮喘、肺炎、肺气肿等疾病,影响人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口罩,具备良好的过滤性,有效防止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病毒和细菌等有害物质的吸入,并可以对空气中不足的氧气成分进行充分补充,缓解咽喉不适,兼具保健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口罩,其关键技术点在于,其包括口罩本体,设置于口罩本体左右两侧的口罩带,设置于所述口罩本体前部上方的鼻梁托以及前部下方的增氧盒及其中的增氧袋,所述口罩本体自外向内依次包括无纺布外层、抗菌层、活性炭过滤层和无纺布内层或者使用新型透气不透水复合材料;所述增氧盒、增氧袋和所述口罩本体围成的空间内部有可以产生氧气的化学物质,所述增氧袋包括透气不透水膜和封装在所述透气不透水膜内的中增氧颗粒物和水,所述增氧盒与所述口罩本体通过热熔接在一起,所述口罩带由棉芯和包裹在棉芯外部的尼龙编织层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抗菌层为含有消毒成分的无纺布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增氧盒、增氧袋是可以提供氧气在鼻子周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增氧颗粒物包含过氧化物、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可以在两种或着三种化学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氧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有增氧的口罩由于在对应口鼻的部位设置了增氧盒,增氧盒内填充了增氧袋,可以使氧气成分直接吸入口鼻,提高了氧气的吸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口罩本体由四层组成,抗菌层、活性炭过滤层对固体颗粒进行吸附过滤,有效降低了雾霾和病菌的吸入率。亦可以采用透气不透水新型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带外部包裹为尼龙编织层,内部为棉芯,当口罩带上时,可以减轻耳朵的勒缚效果,更加体现在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具备良好的过滤性,有效防止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病毒和细菌等有害物质的吸入,并可以对氧气成分进行充分吸入,缓解咽喉、肺部、脑部以及呼吸憋闷的不适感,是现有口罩无法比拟的。
氧气以及氧气袋里的水汽可以吸入,起到润喉滋润鼻腔增加体内氧气的作用,具备健身抗菌的功效。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实用新型的增氧盒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增氧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口罩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坤,未经谢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1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日常生活口罩
- 下一篇:一种高功率密度高速永磁同步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