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频段定向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3243.3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6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源通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8 | 分类号: | H01P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频段 定向耦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无线对讲系统的多频段定向耦合器。
背景技术
定向耦合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微波元件在射频/微波电路以及集成电路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射频/微波信号按照所需的比例进行功率分配。通常来说,定向耦合器由两根传输线所组成,不同类型的传输线包括同轴线、矩形波带状线以及微带线等都是可以实现定向耦合器的。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射频/微波电路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系统的带宽日益增大,而通信系统的设备尺寸实现小型化,相应的也要求应用其中的微波器件实现小型化。
现代无线对讲技术系统需要承载更多系统制式。目前常用的制式有350MHz公安消防对讲系统、400MHz民用对讲机系统、800MHz陆上集群无线电(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TETRA)系统。目前的耦合设备多为单频或双频耦合设备,在某些多系统应用场合,需要在一个节点上同时安装两款耦合设备,造成了重复建设,使得无线对讲系统的硬件投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多频段定向耦合器,应用于无线对讲系统,所述多频段定向耦合器包括腔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腔体内的主导体和副导体,所述主导体与所述副导体耦合的区域为耦合区;
于所述耦合区内,所述主导体包括三节粗细不等的子主导体;
于所述耦合区内,所述副导体包括二节粗细不等的子副导体;
于所述耦合区内,所述主导体与所述副导体平行设置;
于所述腔体靠近所述主导体的一侧设置一调节螺柱,所述调节螺柱伸入到所述腔体内。
较佳的,上述多频段定向耦合器中,还包括一壳体,所述腔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输入接口、一直通输出接口、一耦合输出接口;
所述主导体的输入端伸出所述腔体与所述输入接口连接,所述主导体的直通端伸出所述腔体与所述直通输出接口连接;
所述副导体的耦合端伸出所述腔体与所述耦合输出接口连接,所述副导体的隔离端固定于所述腔体的内壁上。
较佳的,上述多频段定向耦合器中,所述壳体为长方体。
较佳的,上述多频段定向耦合器中,所述输入接口和所述直通输出接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对相对的侧面上;
于所述壳体的一个与设置所述直通输出接口的侧面相邻的侧面上设置所述耦合输出接口,并且所述耦合输出接口靠近所述直通输出接口设置;
所述副导体的隔离端和耦合端垂直于位于所述耦合区内的所述子副导体;
所述副导体的隔离端和耦合端位于所述子副体的同一侧。
较佳的,上述多频段定向耦合器中,沿所述输入接口至所述直通输出接口的方向,三节所述子主导体的宽度依次增大。
较佳的,上述多频段定向耦合器中,沿所述输入接口至所述直通输出接口的方向,二节所述子副导体的宽度依次增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三节非对称耦合,加宽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带宽至350-866MHz,使得定向耦合器支持多种制式的无线对讲系统;另外,设置调节螺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耦合度,既可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及成品率,降低安装精度,还能满足不同耦合度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多频段定向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多频段定向耦合器,应用于无线对讲系统,多频段定向耦合器包括腔体1,以及设置于腔体1内的主导体2和副导体3,主导体2与副导体耦合3的区域为耦合区;
于耦合区内,主导体2包括三节粗细不等的子主导体;
于耦合区内,副导体3包括二节粗细不等的子副导体;
于耦合区内,主导体2与副导体3平行设置;
于腔体1靠近主导体2的一侧设置一调节螺柱4,调节螺柱4伸入到腔体1内。
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柱4包括伸入到腔体1内的螺杆41和设置于腔体1外连接螺杆41的螺母42,可通过旋转螺母42调节螺杆41对主导体2挤压程度来调节主导体2与副导体之间的距离,从而调主导体2与副导体3之间的耦合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源通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源通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32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介质环的微波铁氧体器件
- 下一篇:一种龙伯透镜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