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下过线结构的电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3937.7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2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66 | 代理人: | 黄启行,张璐 |
地址: | 31503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结构 电表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下过线结构的电表箱。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为缓解我国日趋尖锐的电力供需矛盾,调节负荷曲线,改善用电量不均衡的现象,分时计费电能表、预付费电能表、多用户电能表、多功能电能表纷纷登场,同时电表箱内的各种连接线也较多,开关的所有进线和出线是杂乱无序的放置和连接在一起,或者是需要避开多个内部组件布置,对电表箱内的空间未有效地利用,而且增加材料成本,在电表箱安装时费时费力,同时在后期的维护、检修中也造成较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表箱,并且方便拆装,可匹配多种开关的开关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具有下过线结构的电表箱,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插电表以及开关,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凹腔,位于凹腔顶部设置有连体式接插件,所述连体式接插件包括采用扣合方式连接的用于装配和固定插电表的第一组件以及带有开关固定用导轨的第二组件。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件前端的上表面设置有电表安装部,下表面设置有凹型连接孔,电表安装部用于电表的安装,而凹型连接孔能够与第二组件扣合,实现方便拆装。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轨设置于第二组件前端部,开关卡和与导轨上,便于安装。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件通过凹型连接孔与第二组件后端部的凸扣扣接,采用扣接的方式,不仅不影响布线,而且不会造成干涉。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均为中部镂空的框架式结构,镂空的框架式结构不仅方便散热,而且能够节约材料成本。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轨上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主要用于开关的限位,防止开关松动失效。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多个,设置多个凸起,有利于匹配多种类型开关,提高连体接插件的匹配性。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通过第一组件定位和第二组件定位孔固定于壳体内。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体接插件采用PBT材质,采用该材质的连体接插件不仅机械性能优良,高温条件下性能较稳定;并且耐热老化性良好,在潮湿、高温也能保持电性能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有凹腔,位于凹腔顶部设置有连体式接插件,使得连体式接插件与凹腔间存在有足够的布线空间,不仅能有效利用壳体内的空间,缩短布线使用长度,节约布线成本,并且布线有序美观,提高后续维护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去除连体式接插件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连体式接插件装配示意图。
图4、第二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具有下过线结构的电表箱,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插电表以及开关2,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凹腔3,位于凹腔3顶部设置有连体式接插件,所述连体式接插件包括采用扣合方式连接的用于装配和固定插电表的第一组件41以及带有开关2固定用导轨421的第二组件42。
所述第一组件41前端上表面设置有电表安装部,下表面设置有凹型连接孔,所述导轨421设置于第二组件42的前端部,所述第一组件41通过凹型连接孔与第二组件42后端部的凸扣422扣接,所述第一组件41和第二组件42均为中部镂空的框架式结构,所述导轨421上设置有限位凸起423,所述限位凸起423设置多个,所述第一组件41和第二组件42通过第一组件定位孔411和第二组件定位孔424固定于壳体1内,所述连体接插件采用PBT材质。
上述涉及的结构电表箱安装时,排线可从开关2一端通过连体式接插件与凹腔3间的空间布置,然后从底部与电表连接,不仅保证壳体1内的布线整洁,而且节约电线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3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通道板及电子倍增体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的数码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