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废弃物排出的井口清洗橡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4111.2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4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曾丽娟;谢璞蔓;贾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聚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0 | 分类号: | E21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废弃物 排出 井口 清洗 橡胶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便于废弃物排出的井口清洗橡胶件。
背景技术
目前修井工人在人工起下油管和抽油管的过程中,对油管和抽油杆外壁附着的油污需要手动清除,一般是通过在油管上缠绕一段绳子去刮掉油污,这种方式一来清除不干净,二来在作业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此,需要设计一套橡胶装置,在起下钻过程中,完成对油管和抽油管的油污清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油管和抽油杆外壁附着的油污需要手动清除,目的在于提供便于废弃物排出的井口清洗橡胶件,提高油管和抽油杆外壁的油污清洁效率,降低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便于废弃物排出的井口清洗橡胶件,包括橡胶套、除污剂注入孔、清洗剂注入孔,所述橡胶套为圆筒状,中部向内凹陷,两端端口呈斗状;在橡胶套的一个斗状端口的壁上设置有多个排污通道,橡胶套的另一个斗状端口设置有清洗剂注入孔;所述排污通道一端设置在斗状端口的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橡胶套的外壁;橡胶套中部内侧的通道为空腔,空腔的侧壁上设置有除污剂注入孔。
圆筒状的橡胶套套在抽油杆表面或者油管表面,将设置有排污通道的一端作为橡胶套前进运动的方向,记为前进端,橡胶套在抽油杆表面或者油管表面运动的过程中,会将表面的污渍进行清理,并堆积在前进端;如果前进端堆积过多的污渍,会导致橡胶套难以继续前进,因此设置有排污通道,将污渍从前进端排出,降低橡胶套前进过程中的阻力;在空腔壁上设置除污剂注入孔,可以便于排污剂注入到橡胶套与抽油杆或油管接触的表面,利用橡胶套对抽油杆表面或者油管表面进行擦除,加入除污剂,一方面可以减小橡胶管与抽油杆表面或者油管表面之间的摩擦,便于橡胶套的移动,另一方面可以对抽油杆表面或者油管表面进行较彻底的除污;设置清洗剂注入孔,可以将污渍与除污剂的混合物冲刷掉,减少抽油杆或油管的清洗工序。通过橡胶套进行除污,不仅提高了油污清除效率,还避免人工接触,降低了危险性。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通道的截面为弧形;设置有排污通道的斗状端口上垂直于橡胶套轴线的任一横截面上分布有多个同圆心的排污通道。将排污通道设置有圆弧形,能有效增大排污口的大小,同时,同一横截面的排污通道是同一圆心的,能够使设置了排污通道的橡胶套保持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除污剂注入孔一端设置在橡胶套外壁,其另一端设置在空腔壁上。
进一步地,除污剂注入孔设置在橡胶套外壁的一端的开口大于设置在空腔壁上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剂注入孔一端设置在橡胶套外壁,其另一端设置在没有排污通道的斗状端口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剂注入孔设置在橡胶套外壁的一端的开口大于设置在空腔壁上的开口。
除污剂注入孔和清洗剂注入孔均为微型喇叭状,可以保证除污剂与清洗剂在接触油管或抽油杆表面的时候具有一定速度,同时避免除污剂和清洗剂的浪费,进一步提高油污清洁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排污通道与斗状端口壁的表面垂直。垂直的角度能有效提高排污通道的排污效率,减少污渍的堆积量。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利用橡胶套进行除污,增设排污通道,可以提高油污清除效率;
2、本实用新型利用橡胶套进行除污,避免人工接触,降低了危险性;
3、本实用新型的除污剂注入孔和清洗剂注入孔均为微型喇叭状,可以保证除污剂与清洗剂在接触油管或抽油杆表面的时候具有一定速度,同时避免除污剂和清洗剂的浪费,进一步提高油污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竖直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橡胶套,2-排污通道,3-除污剂注入孔,4-空腔,5-清洗剂注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聚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聚深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41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涂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成膜方法以及成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