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开裂的介质谐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6007.7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4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梁傲平;王一凡;许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7/10 | 分类号: | H01P7/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裂 介质 谐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质谐振器,属于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开裂的介质谐振器。
背景技术
滤波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滤除通信信号频率外的信号。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滤波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滤波器小体积、低损耗。TM模介质谐振器滤波器利用陶瓷介质材料的Q值、高介电常数、频率温度系数和热膨胀系数小、可承受高功率等特点设计制作,具有低损耗、损耗小、温度特性好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TM模滤波器主要由介质谐振器和金属腔体、金属盖板组成。介质滤波器中介质谐振器上下两端面接地稳定性非常重要,否则会影响滤波器的性能。然而,在温度变化较大时,陶瓷介质谐振器由于热胀冷缩作用会导致其端面与金属腔体、盖板接触不良,进而使得介质谐振器上表面无法可靠的接地,影响介质谐振器的性能。常见的TM模介质谐振器会在介质谐振器一端增加弹性垫片缓解这一不足,相对于两端都采用焊接连接的TM模介质谐振器,接地会跟好,也能获得更大的Q值,但是两端都采用焊接连接的TM模介质谐振器由于陶瓷介质和金属腔体的膨胀系数不一样,在温度变化时热胀冷缩会造成陶瓷裂开,造成滤波器性能降低。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能避免由于介质谐振器与金属膨胀系数差异随温度变化造成的介质谐振器开裂的组装方式。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5921064U中公开了一种介质谐振器和介质滤波器。介质谐振器包括盖板、调谐螺杆、介质谐振杆、腔体和垫片。调谐螺杆固定设置在盖板上,盖板盖设在腔体上方;腔体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垫片固定定位在腔体底部圆形凹槽内,介质谐振杆固定设置在垫片上。本实用新型的介质滤波器依靠垫片受压后的回弹力来保证介质谐振杆在急剧受力时与盖板及腔体之间仍有良好电气连接,从而使其电气性能稳定可靠;同时,有效解决了传统介质滤波器的介质谐振杆在高低温等可靠性实验时,容易破的问题。但是该实用新型需要多增加一个不易加工的垫片,大规模生产介质谐振器时会增加制造成本和耗费制造工时,同时也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因而不经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开裂的介质谐振器,其能避免由于介质谐振器与金属膨胀系数差异随温度变化造成的介质谐振器开裂的同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这样一种防开裂的介质谐振器,其包括盖板、调谐螺杆、介质谐振杆和腔体;所述调谐螺杆安装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腔体上方,所述介质谐振杆为圆筒状且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腔体底面与介质谐振杆对应处设置有同轴布置的有圆环状凹槽和圆柱状凸台;所述圆柱状凸台的高度小于所述圆环状凹槽的深度;所述圆柱状凸台的直径大于所述介质谐振杆的内径;所述介质谐振杆配合安装于所述圆环状凹槽内;所述圆环状凹槽内填充有第一焊锡;所述介质谐振杆与所述盖板通过第二焊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介质谐振杆的下端面、所述腔体的底面和所述圆环状凹槽三者围成一焊锡填充腔;所述焊锡填充腔内充满有所述第一焊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焊锡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介质谐振杆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盖板的基材为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或陶瓷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调谐螺杆与所述介质谐振杆同轴布置,所述调谐螺杆与所述盖板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介质谐振杆的上下两端面均有焙银层。(一种焙银工艺,银浆印刷在需要位置,高温烘烤后固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盖板与所述腔体之间设置有第三焊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焊锡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腔体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盖板上与所述腔体的腔筋连接处等距设置有多个过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凡谷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6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抗返流支架
- 下一篇:基于3D打印技术的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