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使用的农用灭虫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6090.8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6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恩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恩治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使用 农用 灭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虫装置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农用灭虫灯。
背景技术
杀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指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主要用于害虫的杀灭,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灭虫方式通常采用喷洒灭虫剂喷雾的方式,但灭虫剂带有毒性,在指定灭虫区域喷洒后,人员不能在灭虫区域里停留,以防中毒,导致使用不方便,虽然市场上也有些方便使用的农用灭虫灯,但它们结构简单,灭虫效果差,从而不能满足实际情况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农用灭虫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农用灭虫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便使用的农用灭虫灯,包括底座、下固定环和上固定环,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中间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正下方设置有收集桶,且收集桶通过固定装置安装在底座的底部,所述固定装置由固定块和与固定块结构相匹配的卡槽组成,所述固定块安装在收集桶的顶部四周,所述卡槽安装在通孔底部四周,收集桶通过固定块、卡槽安装在底座的底部;
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立柱,且立柱的底部固定在凹槽中,所述立柱的顶部与顶盖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顶部中间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顶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端固定在顶盖的底部四周,且防护罩的底端固定在底座的顶部四周;
所述下固定环通过下固定柱安装在立柱的下部,且下固定环的顶部安装有下绝缘阻燃陶瓷珠,所述下固定柱固定在下固定环的外侧四周,所述下固定环通过下连接柱与下固定座连接,且下固定座设置在下固定环的内圈里,所述上固定环通过上固定柱安装在立柱上部,且上固定环的底部安装有上绝缘阻燃陶瓷珠,所述上固定柱固定在上固定环的外侧四周,所述上固定环通过上连接柱与上固定座连接,且上固定座设置在上固定环的内圈里,所述下固定环与上固定环之间设置有电网,所述电网设置成圆柱形结构,且电网的顶端固定在上绝缘阻燃陶瓷珠上,且电网的底端固定在下绝缘阻燃陶瓷珠上,所述电网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下固定座与上固定座之间固定设置有T5诱虫灯,且T5诱虫灯的顶端与上固定座的底部中间固定相连,T5诱虫灯的底端与下固定座的顶部中间固定相连,所述T5诱虫灯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设置成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顶盖设置成伞状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设置成网格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收集桶设置成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方便使用的农用灭虫灯结构简单合理、经济实用、使用方便,通过T5诱虫灯的使用,能够蚊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利用蚊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源,诱集蚊虫进入防护罩中,降低病虫指数,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并且避免了杀虫剂喷雾对使用者的身体伤害,通过电网的设置,使得能够对诱捕来的蚊虫进行击杀,防止蚊虫逃脱,通过将收集桶与底座设置成可拆卸连接,使得便于清理蚊虫的躯体,提高了装置的清洁性能,通过下绝缘阻燃陶瓷珠和上绝缘阻燃陶瓷珠的设置,防止电网意外漏电,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并且通过防护罩的设置,使得使用者或者路人不会因意外而触及到电网,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绝缘阻燃陶瓷珠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凹槽;4、通孔;5、收集桶;6、固定装置;7、立柱;8、下固定柱;9、下固定环;10、下固定座;11、下连接柱;12、下绝缘阻燃陶瓷珠;13、T5诱虫灯;14、顶盖;15、控制器;16、上固定柱;17、上固定环;18、上固定座;19、上连接柱;20、上绝缘阻燃陶瓷珠;21、电网;22、防护罩;23、第一固定块;2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恩治,未经杨恩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6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污染修复材料撒施设备
- 下一篇:一种修复锑污染土壤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