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面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7394.6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宁甲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柯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告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面屏。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进步,对于显示屏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目前的显示屏通常利用背胶将泡棉粘贴于框架上,泡棉无法粘贴平整,使得泡棉与框架之间容易产生气泡,导致显示效果下降。另外,在很多场合,特别是人流量大的地方,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显示屏的内容。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多面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面屏,实现多面显示的同时,提高显示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面屏,包括结构相同的主视屏、左视屏、右视屏和仰视屏,分别设有显示模块、第一框架和第一缓冲件,所述显示模块收容于第一框架内,所述显示模块包含背光模块、传感器膜、第二缓冲件及设置于背光模块上方的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块的底部设有反射片,所述反射片的上方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的上方设有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设有依次迭设的上增亮膜、下增亮膜和扩散片,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反射片上并与第一框架间隔设置,所述传感器膜粘贴于第一缓冲件上,并与第一框架相间隔,所述第二缓冲件夹设于传感器膜与第一框架之间,所述主视屏的两侧分别与左视屏的一侧和右视屏的一侧无缝拼接,所述主视屏的顶部与仰视屏的一侧无缝拼接,所述仰视屏的两侧分别与左视屏的顶部和右视屏的顶部无缝拼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面板包含依次迭设的上偏光板、彩色滤光片、薄膜晶体管和下偏光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屏还包含基板,所述基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上方,并与上偏光板粘贴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框架包含底板、顶框和收容部,所述顶框设置于底板的周缘,并与底板构成收容部以收容显示模块。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显示屏还包含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包括底框、侧框和容置部,所述侧框设置于底框的周缘,底框和侧框的中部设置有容置部。
本实用新型多面屏,包括结构相同的主视屏、左视屏、右视屏和仰视屏,分别设有显示模块、第一框架和第一缓冲件,显示模块包含背光模块、传感器膜、第二缓冲件及显示面板,背光模块设有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第一缓冲件设置于反射片上并与第一框架间隔设置,传感器膜粘贴于第一缓冲件上并与第一框架相间隔,第二缓冲件夹设于传感器膜与第一框架之间;主视屏的两侧分别与左视屏的一侧和右视屏的一侧无缝拼接,主视屏的顶部与仰视屏的一侧无缝拼接,仰视屏的两侧分别与左视屏的顶部和右视屏的顶部无缝拼接,如此设置,实现多面显示的同时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视屏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面屏,包括结构相同的主视屏1、左视屏2、右视屏3和仰视屏4。
以所述主视屏1、左视屏2、右视屏3和仰视屏4中的主视屏1做代表进行结构说明。如图2所示,其具有基板10、显示模块、第一缓冲件40、第一框架50和第二框架60。而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20和背光模块30。
所述基板10与所述显示面板20平行,并设置于显示面板20的上方。基板10为长方体,形状尺寸大于显示面板20的形状尺寸。基板10是透明基板,例如玻璃基板或是陶瓷基板等透明基板。优选地,基板10为玻璃基板。
所述显示面板20包括依次迭设的上偏光板21、彩色滤光片22、薄膜晶体管23和下偏光板24。基板10与上偏光板21由第一胶层91粘贴固定。第一胶层91与上偏光板21形状大小大致相同,设置于基板10与上偏光板21之间。优选地,第一胶层91为光学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柯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柯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73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手机的图形用户界面
- 下一篇:用于移动终端的图形用户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