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琴触感的电子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8087.X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7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玉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八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H1/34 | 分类号: | G10H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6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琴 触感 电子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琴,特别是指一种钢琴触感的电子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子琴触感较为生硬,主要是琴键底部并没有设置什么缓冲或者阻尼结构,只通过琴键底部的导电橡胶按钮的缓冲和弹力远不能实现钢琴触感效果,为此,现有的多数电子琴的按键触感难以满足部分使用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琴触感的电子琴,以克服现有的多数电子琴按键触感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钢琴触感的电子琴,包括琴体以及后端锁固于琴体上的黑琴键、白琴键。该黑琴键和该白琴键分别配置有弹性板,该弹性板的上端与琴键固定连接,弹性板的下端与琴体的底板的顶面滑动连接,该弹性板呈倾斜结构分布。弹性板的厚度为0.2~0.5mm,宽度为3~5mm。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弹性板为金属弹性板,或者该弹性板为与上述黑琴键和上述白琴键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弹性板呈S形。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弹性板由上至下向前倾斜设置。
进一步改进地,上述琴体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上述弹性板的中部邻接或者抵接。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琴琴键通过选定尺寸的弹性板的配置,使得琴键具备良好的缓冲性、阻尼感和回弹性,具备机械钢琴的按键触感,使用者弹奏感受更为良好;另外,弹性板与限位板的配合设置,对琴键具备向上的限位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琴键被向上掰起,对琴键具备良好的限位和保护功能;此外,弹性板的配置还对琴键的结构强度起到很好的增强作用,有利于琴键使用寿命的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琴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白琴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钢琴触感的电子琴,包括琴体1以及后端锁固于琴体1上的黑琴键21、白琴键22。导电橡胶按钮5设于该黑琴键21和该白琴键22的后端底面下方,按压导电橡胶按钮5促使电子琴发出对应键位的音准。该黑琴键21和该白琴键22的前端的底面分别配置有弹性板3,优选该弹性板3呈S形,弹性板3可以是厚度为0.2~0.4mm的金属弹性板3,或者该弹性板3(弹性板3厚度为0.3~0.5mm)为与上述黑琴键21和上述白琴键22一体注塑成型结构,弹性板3的宽度优选为3~5mm。该弹性板3的上端与琴键2固定连接,弹性板3的下端与琴体1的底板的顶面滑动连接,该弹性板3呈倾斜结构分布,且优选弹性板3由上至下向前倾斜设置,弹性板3的斜度为30°~60°,且优选斜度为35°。上述琴体1设有限位板4,限位板4与上述弹性板3的中部邻接或者抵接。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琴琴键2通过选定尺寸的弹性板3的配置,使得琴键2具备良好的缓冲性、阻尼感和回弹性,具备机械钢琴的按键触感,使用者弹奏感受更为良好;另外,弹性板3与限位板4的配合设置,对琴键2具备向上的限位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琴键2被向上掰起,对琴键2具备良好的限位和保护功能。弹性板3的配置还对琴键2的结构强度起到很好的增强作用,有利于琴键2使用寿命的延长。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八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八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8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