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桁架式赛车车架的后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8639.7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0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俞涵涛;唐康人;姚铮杰;金梦霞;王纪东;刘家辉;陈光耀;胡钱坤;陈文洁;邴源;张志猛;徐威;姚中楠;张京京;王琦;龚佐民;冯森尧;厉鑫波;侯亮;李操;王玖乐;郑嘉伟;莫烁杰;陈佳亮;闻鹏;蔡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21/08 | 分类号: | B62D2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环 后舱 斜撑组件 底架 本实用新型 举升杆 桁架式 车架 赛车 对称设置 斜向支撑 减小 抬升 发动机 支撑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桁架式赛车车架的后舱,包括作为主支撑的主环、用于提供斜向支撑拉力的主环斜撑组件、用于安装发动机的舱底底架以及用于抬升整个后舱的举升杆,所述主环后方两侧对称设置一套所述主环斜撑组件,所述舱底底架的前、后端分别与主环的底部、主环斜撑组件底部相连,所述举升杆安装在所述舱底底架的尾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优化了后舱以减小重量,并增加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桁架式赛车车架的后舱。
背景技术
赛车车架的后舱需要为电动机提供一个安全的输出环境,同时保证电动机稳定输出满足比赛规则,以侧面投影为点对点三角结构的形式来保证后舱载荷传递回路。优点:结构紧凑,更好的保护电动机输出,对主环的支撑作用强,功能性强,对车手更安全。缺点:结构还可以再优化以减轻质量,美观程度低,搭建麻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计合理可靠、强度与刚度均有较大改善的桁架式赛车车架的后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桁架式赛车车架的后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主支撑的主环、用于提供斜向支撑拉力的主环斜撑组件、用于安装发动机的舱底底架以及用于抬升整个后舱的举升杆,所述主环后方两侧对称设置一套所述主环斜撑组件,所述舱底底架的前、后端分别与主环的底部、主环斜撑组件底部相连,所述举升杆安装在所述舱底底架的尾部;
所述主环包括倒V型杆、前环底杆、主环底杆、头枕安装杆以及肩带安装杆,所述倒V型杆的底部开口端各连接一根前环底杆,并且两根前环底杆彼此平行,所述主环底杆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前环底杆端部固接,同时保持主环处于同于垂面上;所述头枕安装杆、肩带安装杆从上到下水平安装在所述倒V型杆上;
所述主环斜撑组件包括第一主环斜撑支撑杆、第二主环斜撑支撑杆、第三主环斜撑支撑杆、第四主环斜撑支撑杆、第五主环斜撑支撑杆以及第六主环斜撑支撑杆,所述第一主环斜撑支撑杆、所述第二主环斜撑支撑杆、第三主环斜撑支撑杆、第四主环斜撑支撑杆、第五主环斜撑支撑杆、同侧前环底杆、倒V型杆的直杆段依次顺次首尾相连成第一封闭环;所述第一主环斜撑支撑杆的底端与同侧倒V型杆的直杆段底端之间连接第六主环斜撑支撑杆,此时所述第二主环斜撑支撑杆、第三主环斜撑支撑杆、第四主环斜撑支撑杆、第五主环斜撑支撑杆、同侧前环底杆以及第六主环斜撑支撑杆围成第二封闭环,第二封闭环的顶点各连有一根相应的支撑连杆,并且支撑连杆的另一端共同交汇到该环内的第一共同连接点;两根第一主环斜撑支撑杆的底端之间连接第一主环斜撑连接杆,两个第一共同连接点之间连有第二主环斜撑连接杆;
所述舱底底架包括后舱底杆、电动机保护横杆、电动机保护斜杆以及多根发动机放置杆,两根第四主环斜撑支撑杆之间从前向后分别连有后舱底杆和发动机放置杆,并且后舱底杆和发动机放置杆彼此平行;两根第二主环斜撑支撑杆的底端之间连接电动机保护横杆;选取后舱底杆中点为第二共同连接点,第二共同连接点分别与两根第二主环斜撑支撑杆的底端之间连接电动机保护斜杆,形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举升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杆与后舱底杆的两端固接。
所述第一主环斜撑支撑杆与所述第二主环斜撑支撑杆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主环斜撑支撑杆与所述第三主环斜撑支撑杆之间的夹角、所述第四主环斜撑支撑杆与所述第五主环斜撑支撑杆之间的夹角均为钝角。
所述倒V型杆顶部为圆弧段,下部为直杆段。
所述舱底底架设有两根彼此平行的电动机保护横杆,并且两根电动机保护横杆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形成用于放置电动机的安装区。
所述主环底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电动机保护横杆的长度,所述电动机保护横杆的长度与所述后舱底杆的长度一致,所述电动机保护横杆、与所述后舱底杆以及第四主环斜撑支撑杆围成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86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