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RFID读卡器的车载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9389.9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8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甘茨·鲁道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越达轨道交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G07C9/00;B60R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rfid 读卡器 车载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显示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置RFID读卡器的车载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车辆上都安装有与车载运行控制系统联网的车载显示器,只有小部分机车安装了老式的接触式IC卡读卡器与车载显示器一起构成一个人机交互小系统,如果未安装读卡器,就只能通过在车载显示器上化不少时间输入相关信息来使司乘人员获得机车控制系统的合法使用权。而大量实践证明使用接触式IC卡读卡器经常会出现读卡失败的现象。主要原因是这种读卡器的开放式结构造成不防水和有限度防尘埃,长期缺乏保养就会造成触点氧化导致接触不良、经常手拿IC卡可能带来的静电造成内部存储芯片损坏等。随着现代技术不断发展,非接触式RFID读卡器已大量地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成功应用。但现存的大量轨道交通车辆上使用的驾驶室操纵台已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来固定、放置一个即便是体积较小的RFID读卡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RFID读卡器的车载显示器,具备整体体积较小,信号接收稳定的优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RFID读卡器的车载显示器,包括显示器壳体,所述显示器壳体的内侧设有铝制前面板、RFID读卡器用天线、RFID读卡器主板和车载显示器主板,所述车载显示器主板的一侧与显示器壳体的内壁接触连接,车载显示器主板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接插件,车载显示器主板的通过第一接插件连接RFID读卡器主板,所述RFID读卡器主板与铝制前面板的内壁连接,RFID读卡器主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接插件,RFID读卡器主板通过第二接插件与RFID读卡器用天线连接,RFID读卡器用天线位于铝制前面板的内侧,RFID读卡器用天线与铝制前面板的内壁连接,所述铝制前面板与显示器壳体的侧边连接,铝制前面板的外侧边铺装有塑料薄膜,铝制前面板的中心处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RFID读卡器用天线的侧面连接,RFID读卡器用天线的另一个侧面与塑料薄膜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RFID读卡器用天线中设有PCB电路板,其中PCB电路板采用柔性设计且尺寸较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接插件和第二接插件中的电缆线均包裹有屏蔽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内置RFID读卡器的车载显示器,铝制前面板通过定位槽给RFID读卡器用天线限位,RFID读卡器用天线紧贴铝制前面板上的塑料薄膜来实现射频信号的收发,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对原驾驶室操作台进行改造的基础上解决了整合车载显示器和非接触式RFID读卡器合二为一的产品设计问题,既满足了最大程度简化老车改造的方案,同时也满足了智能化设备在列车控制系统中的推广和应用,从而确保列车控制系统获得更为安全、快速、可靠的信息来满足轨道交通的高速、安全、高效的运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显示器壳体、2铝制前面板、21定位槽、3塑料薄膜、4RFID读卡器用天线、5RFID读卡器主板、6车载显示器主板、7第一接插件、8第二接插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越达轨道交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德越达轨道交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93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位置的扫描仪
- 下一篇:手持式防摔扫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