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接触纳米气泡微泵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9793.6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连加俤;许静;江锦波;陈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博务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31/00 | 分类号: | F04D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4 | 代理人: | 张骁敏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杭州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纳米 气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接触纳米气泡微泵。
【背景技术】
医疗消毒、卫生清洗领域采用纳米气泡,气泡纳米级大小直接决定消毒、清洗性能,气泡越小,消毒、清洗性能越好。气体溶解在液体中,提高液体的气体容积率可采用:提高液体压力,提高气体液体接触面积。液体含气量和压力直接决定气泡纳米数量级。目前纳米气泡增压泵一般用漩涡泵。漩涡泵属于低比转速泵,它们具有体积小,小流量、高压力特点。其工作原理是:漩涡泵作为气液混输增压泵,再经过射流出口降压,气液混合液形成纳米气泡,形成气泡纳米级与输送液体含气量有直接关系。漩涡泵工艺的缺点是:作为增压泵漩涡泵具有一定气液混输功能,但气液比例低,在气液比例超过一定量时,漩涡泵易发生汽蚀,造成流量、压力失效。漩涡泵效率较低,一般只有20%-40%。采用叶片泵可以解决部分上述问题,叶片泵属于容积泵,效率高,可达95%以上。叶片泵具有一定气液混输功能,但其叶片与定子直接接触,噪声大、产生叶片发热磨损现象,特别是含高气液比例时,叶片磨损严重,且污染输送介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无接触纳米气泡微泵的技术方案,其具有体积小、流量大、压力高、高含气量、高效率、高汽蚀性能、低噪音等优点。
所述的一种无接触纳米气泡微泵,包括配合连接的泵体、端盖,泵体上设置进液口、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泵体内设置转轴,转轴上固定设置左偏心块、右偏心块,转子两侧分别通过左滑动轴承、右滑动轴承与左偏心块、右偏心块配合连接,,泵体、转子之间设置容腔构成第一密封容腔,第一密封容腔与进液口连通,转子内腔掏空形成空气室,转子上设置一组排液通道,排液通道连通第一密封容腔和空气室,转轴径向设置与空气室连通的排液口,转轴轴向设置与排液口连通的排液流道,转子上方设置与其外壁固定连接的隔板滑块,隔板滑块两侧与泵体往复滑动配合将第一密封容腔分隔成两个容腔;右偏心块后部的转轴上固定设置叶轮,叶轮与端盖、泵体之间设置容腔构成叶轮吸水室,转轴的排液流道出口与叶轮吸水室连通,叶轮吸水室与出液口连通。
所述的一种无接触纳米气泡微泵,其特征在于左偏心块左侧设置与泵体紧配连接的左配流盘,右偏心块右侧设置与泵体紧配连接的右配流盘,左偏心块、转子左侧与左配流盘之间间隙转动配合,右偏心块、转子右侧与右配流盘之间间隙转动配合,隔板滑块两侧与左配流盘、右配流盘往复滑动配合,泵体、转子、左配流盘、右配流盘之间设置容腔构成第一密封容腔。
所述的一种无接触纳米气泡微泵,其特征在于泵体内设置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转轴通过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泵体转动配合,转轴左端与传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无接触纳米气泡微泵,其特征在于转轴的排液流道内增压阀组,所述的增压阀组包括阀座、阀座上盖,阀座左端与排液流道上设置的挡圈挡接配合,阀座右端与阀座上盖左端挡接配合,阀座上盖与排液流道内壁螺接配合,阀座、阀座上盖内设置与排液流道连通的通道,阀座的通道内设置阀球、弹簧,阀球、弹簧弹性触接配合。
上述一种无接触纳米气泡微泵,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流量大、压力高、高含气量、高效率、高汽蚀性能、低噪音等优点,可实现大流量、高气液比例、高压力输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沿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沿图4中C-C向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的D部放大图;
图中:1-泵体、2-第一密封容腔、3-隔板滑块、4-叶轮、5-端盖、6-叶轮吸水室、7-右配流盘、7a-左配流盘、8-第二轴承、9-右偏心块、9a-左偏心块、10-阀座上盖、11-阀球、12-阀座、13-排液流道、14-排液口、15-排液通道、16-转轴、17-转子、17a-左滑动轴承、17b-右滑动轴承、18-传动轴、19-第一轴承、20-进液口、21-空气室、22-出液口、2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博务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博务流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9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脱硫液的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同芯多级真空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