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0961.3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9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成 |
主分类号: | A01F7/04 | 分类号: | A01F7/04;A01F12/18;A01F12/44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1 | 代理人: | 孙恩源 |
地址: | 646008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打谷机。
背景技术
打谷机是我国丘陵地区农户普遍使用的家庭小农用机具,打谷机是将水稻的稻穗部分放入打谷机内实现谷粒和稻穗的分离。传统的打谷机脱粒仓的下罩体为筛网,筛网起到分离谷粒和稻穗碎屑的作用,也起到收集谷粒的作用,对于大型的稻穗碎屑通过脱粒滚筒从出料口带出,但是对于微小的稻穗碎屑会跟随谷粒从筛网落入储存设备,收集起来的谷粒含有稻穗碎屑必须经过二次除杂,费时费力;传统的打谷机通过脱粒滚筒的高速旋转使稻穗与脱粒仓内壁碰撞以此分离谷粒和稻穗,脱粒仓与内壁摩擦力较小造成稻穗不能完全分离出谷粒,使一部分排出的稻穗碎屑仍带有谷粒,这就需要将稻穗碎屑再次放入打谷机内进行谷粒分离,费时费力,打谷效率较低。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205213472U提出一种变速打谷机,它包括打谷机主体、滚筒,所述滚筒设置在打谷机主体内;所述的打谷机主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篷罩、打谷仓及谷粒储存箱,所述打谷机主体连接有支架,所述打谷机主体与支架之间连接有横梁,所述打谷仓内设置有谷粒导流板,谷粒导流板下方设置有电机及排风扇;所述电机的轴承通过第一联轴器连接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一联轴器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电机;所述滚筒的转轴通过第二联轴器连接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通过皮带传动。但是,风扇设置在脱粒滚筒下方,增加了打谷机的高度,也增大了设备面积,给搬运设备带来了不便;其实现谷粒的分离是通过滚筒的高速旋转使稻穗与打谷仓内壁碰撞,效率较低;排杂草的出口和谷粒出口设置为同一出口,容易将误将谷随杂草排出打谷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面积小、打谷效率高的打谷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打谷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脱粒仓、设置在脱粒仓内的脱粒滚筒和设置在机架上用于驱动脱粒滚筒的动力装置,所述脱粒仓包括弧形的上罩体和弧形的下罩体,上罩体上设置有投料口,脱粒仓远离投料口的侧面设置有随脱粒滚筒旋转自然排出谷穗碎屑的第一出料口,所述下罩体为一体成型的弧形板,下罩体设置有谷粒在重力下自然流出的第二出料口,所述脱粒仓内设置有与投料口相匹配的辅助脱粒装置。下罩体的弧形板式结构能有效避免稻穗碎屑卡在下罩体上,使脱粒仓内形成气流通道,方便排出脱粒仓内的微小稻穗碎屑,辅助脱粒装置可好的分离稻穗和谷粒。
辅助脱粒装置为脱粒板,脱粒板靠近脱粒滚筒的一侧所在的平面低于另一侧所在的平面,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方便脱粒后的谷粒滑落;相比于传统的脱粒仓内壁碰撞,辅助脱粒装置的板式碰撞,增大了稻穗和脱粒板的阻力,使稻穗和谷粒分离更加彻底,提高了脱粒效率。
脱粒滚筒内设置有贯穿脱粒滚筒的主轴,靠近投料口一端的脱粒仓内设置有与脱粒滚筒同轴且同向转动的风扇,通过脱粒滚筒带动风扇转动,减少了设备的投入,降低了能耗;风扇可把脱粒仓内的微小的稻穗碎屑吹向第一出料口,避免了因微小的稻穗碎屑和谷粒一同流入第二出料口带来的二次除杂。
上罩体朝向脱粒滚筒的一面设置有用于输送谷穗碎屑且与脱粒齿相匹配的槽,用于输送较大的稻穗碎屑。
脱粒滚筒靠近第一出料口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一组沿脱粒滚筒圆周分布的方形板式脱粒齿,方形板式脱粒齿增大了脱粒齿的面积,增大了与空气阻力,方便将第一出料口附近的微小稻穗碎屑排出。
为更好的排出第一出料口附近的微小稻穗碎屑,方形板式脱粒齿距离脱粒仓内壁为8mm-1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打谷机在脱粒仓内壁和辅助脱粒装置双重脱粒效果下,使谷粒与稻穗分离更加彻底,辅助脱粒装置增大了稻穗的脱粒面积和阻力,提高了稻穗的脱粒效率;风扇可有效的将脱粒仓内微小的稻穗碎屑吹向第一出料口,使得第二出料口的谷粒更加干净;风扇通过脱粒滚筒驱动,减少了设备的投入,降低了能耗;下罩体为一体成型的弧形板代替了传统的筛网,能有效避免筛网扎草,使脱粒仓内形成气流通道,有效的排出微小的稻穗碎屑;方形板式脱粒齿增大了脱粒齿的面积,增大了与空气阻力,方便将第一出料口附近的微小稻穗碎屑排出;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面积小,方便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脱粒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5是上罩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成,未经刘永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0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