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装材料静电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1675.9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7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郑霞;刘洪铭;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州市锦泰纸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10 | 分类号: | B65H18/10;B65H26/08;B65H26/00;B65H23/26;B65H23/185;B65H23/198;H05F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35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74150 河南省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材料 静电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消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材料静电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由于其耐用、质轻、价低等特性,成为大多数工厂包装产品时首选的包装材料。然而,也因为塑料的绝缘特性,使其在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静电,不仅会影响塑料本身的加工使用,也会干扰车间内生产设备的正常工作,严重时甚至导致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此外,工人长期处在静电过高的环境,容易发生头晕、恶心等身体不适,进而诱发慢性疾病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材料静电处理装置,能够有效消除包装材料携带的静电,保证车间安全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包装材料静电处理装置,包括机架、放卷装置、复卷装置、静电消除装置和调速控制装置,所述的放卷装置和复卷装置分别设置在机架的两端,所述的静电消除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金属辊筒,所述的金属辊筒依次设置在放卷装置和复卷装置之间的机架上,金属辊筒通过引线接地,包装材料呈S型穿过金属辊筒,所述的调速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光电编码器、第二光电编码器、第一直径测量仪和第二直径测量仪,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放卷装置的动力输入端,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复卷装置的动力输入端,第一光电编码器和第一直径测量仪设置在放卷装置上,第二光电编码器和第二直径测量仪设置在复卷装置上,所述的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光电编码器、第二光电编码器、第一直径测量仪和第二直径测量仪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变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变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的机架上还设置有导向辊。
所述的导向辊上设置有张力传感器,张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的金属辊筒设置在倒U型支架上,倒U型支架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的控制器为PLC。
所述的直径测量仪为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放卷装置和复卷装置之间的静电消除装置对包装材料两面的静电进行消除,充分保证了车间的生产安全和工人的人身安全;本实用新型利用调速控制装置使放卷装置和复卷装置上的包装材料表面的线速度一致,包装材料与金属辊筒充分贴合,大大提高了静电消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速控制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包装材料静电处理装置,包括机架1、放卷装置2、复卷装置3、静电消除装置和调速控制装置。放卷装置2和复卷装置3分别设置在机架1的两端,包装材料首先设置在放卷装置2上,依次经过静电消除装置后由复卷装置3重新缠绕成卷。为了避免由于放卷装置2和复卷装置3之间的距离过长导致中间的包装材料松弛,本实用新型的机架1上还设置有导向辊4,不同高度的导向辊4间隔设置能够支撑包装材料张紧传输。本实用新型的静电消除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金属辊筒5,金属辊筒5分别转动设置在倒U型支架6上,倒U型支架6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放卷装置2和复卷装置3之间的机架1上,金属辊筒5通过引线接地。包装材料从放卷装置2引出后呈S型穿过金属辊筒5,能够对其两面的静电进行消除。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调速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变频器、第二变频器、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光电编码器、第二光电编码器、第一直径测量仪和第二直径测量仪,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放卷装置2的动力输入端,第二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复卷装置3的动力输入端,第一光电编码器和第一直径测量仪设置在放卷装置2上,第二光电编码器和第二直径测量仪设置在复卷装置3上,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光电编码器、第二光电编码器、第一直径测量仪和第二直径测量仪的输出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变频器和第二变频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变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变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州市锦泰纸塑业有限公司,未经邓州市锦泰纸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16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