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白银炼铜炉余热锅炉的排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1904.7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文彪;何清龙;张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F27D17/00;C22B15/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王芸 |
地址: | 7309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白银 炼铜 余热 锅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有色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白银炼铜炉余热锅炉的排灰装置。
背景技术
限于经济技术条件及白银炉自身结构的特殊性,用于白银炉的余热锅炉须经特殊结构设计,且由于白银炼铜炉体积庞大、熔炼系统复杂,没有现成的成熟技术可供借鉴,锅炉在高负荷生产(高浓度氧、高加料量)工况下,锅炉烟道内烟灰粘接严重,在清理烟灰或烟灰自然塌落时,经常会卡在下灰斗中造成灰斗堵塞,锅炉系统不得不停下来进行大规模清理,所以重新设计后的锅炉排灰斗尺寸较大(3m×1.5m),但锅炉灰斗形成一个较大的漏风点,漏风影响着传热和热效率,漏风完全无助于燃烧,造成白银炼铜炉升温困难,浪费大量燃料。减少和消除锅炉漏风能够提高白银炼铜炉升温效率,降低燃料损失。提高炼铜炉生产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锅炉正常的排灰,同时能够减少锅炉漏风率,提高白银炼铜炉的生产效率的排灰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白银炼铜炉余热锅炉的排灰装置,包括锅炉下降烟道,以及与锅炉下降烟道下端口连接的锅炉下灰斗,锅炉下灰斗下端口可拆卸连接有灰房,灰房侧壁设有出灰口,出灰口上设有门。
优选的,出灰口与门之间设有密封板。
优选的,门为电动密封门。
优选的,锅炉下灰斗的灰道与灰房的进灰口垂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锅炉下灰斗下端口直接连接灰房的结构,使得锅炉下灰斗内的灰尘直接可以进入到灰房内,而不会在锅炉下灰斗内造成堵塞,将锅炉下灰斗与灰房垂直连接,一方面可保证灰尘不停滞直接进入到灰房,另一方面,锅炉下灰斗与灰房垂直连接,也可保证二者之间密封良好;给灰房出口处设置密封板,使得灰房处的电动密封门能够更好的与灰房直接的密封,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锅炉正常的排灰,同时能够减少锅炉漏风率,提高白银炼铜炉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下降烟道、2.锅炉下灰斗、3.灰房、4.密封板、5.电动密封门、6.出灰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白银炼铜炉余热锅炉的排灰装置,包括锅炉下降烟道1,以及与锅炉下降烟道1下端口连接的锅炉下灰斗2,锅炉下灰斗2下端口垂直连接有灰房3,灰房3一侧壁上开设有出灰口6,出灰口6上设有密封板4,密封板4上设有电动密封门5。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将原吹炼锅炉下降烟道1的锅炉下灰斗2按照现场设备设施的实际,将锅炉下灰斗2的下开口的尺寸做最大化的扩大后,锅炉下灰斗2的灰道垂直连接到灰房3的进灰口,并且将灰房3建造成密封的结构,在灰房3的出灰口安装一个电动密封门5,在正常工况下,该电动密封门5与密封结构的灰房3是紧闭的,而当需要清灰作业时,使用小型装载机通过电动密封门5进入到灰房3内进行清理烟灰的作业,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锅炉正常的排灰,同时能够减少锅炉漏风率,提高白银炼铜炉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1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护梁的转炉余热锅炉灰罐
- 下一篇:一种密封可靠的燃油气锅炉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