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敞口式单套筒万向钢筋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5731.6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7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聂良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阜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魏国先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敞口 套筒 万向 钢筋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敞口式单套筒万向钢筋接头。
背景技术
工业化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钢筋连接的技术难题,已成为制约构件预制率进一步提升的瓶颈。虽然当前比较认可的钢筋连接件是灌浆套筒,但灌浆套筒对预制构件的吊装精度要求非常高,要求预制构件在安装时底部完全水平,没有晃动,方可让所有钢筋同时插入套筒,操作难度非常之大,同时灌浆套筒依赖高强度灌浆料,成本比较高,灌浆料的调配及施工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质量不易掌控,此外,灌浆料固化后,容易被钢筋搅碎,结构强度低,抗老化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全敞口式单套筒万向钢筋接头,替代灌浆套筒和普通混凝土浇筑,结构强度更高,不依赖特制的高强度灌浆料,成本更低,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质量更易掌控,特别是能实现两根钢筋之间的万向连接,极大降低安装难度,提升装配式建筑构件预制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敞口式单套筒万向钢筋接头,包括两端敞口的单套筒、开有中心锥孔的连接件和安装固定在钢筋端头的限位件,连接件为两个,两连接件外周分别与单套筒两端敞口内侧套装连接,两待接的钢筋分别穿过两连接件的中心锥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有中心锥孔的连接件为锥面螺柱和/或锥面螺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件为球面螺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件端头与限位件端头的连接为球锥面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连接件外周分别与单套筒两端敞口内侧套装连接采用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件安装固定在钢筋端头采用螺纹固定连接或焊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固定在钢筋端头的限位件位于单套筒内腔。
工作原理及优点效果:
将两待接的预制构件钢筋分别穿过两连接件的中心锥孔,并在两钢筋端头通过螺纹或焊接固定限位件——球面螺母,然后将两连接件外周分别与单套筒两端敞口内侧螺纹连接固定,因此可调节两待接钢筋的间距。由于两待接钢筋都分别插入两连接件的中心锥孔内,因此,待接钢筋与单套筒之间的连接为万向连接,这就极大降低了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钢筋的对接难度,解决了现有固定机械套筒和灌浆套筒不能适应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钢筋对接的问题,极大提升了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预制率,为现有装配式建筑提供了一种操作容易、适用、方便、结构强度高的预制构件钢筋接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
图中,1—单套筒,2—锥面螺柱,3—球面螺母,4—钢筋,5—锥面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图,单套筒的两端均为敞口式,两待接的钢筋分别穿过两连接件的中心锥孔,并在两钢筋端头连接固定球面螺母,两连接件的外周通过螺纹与单套筒两端敞口内侧螺纹活动连接,调节螺纹即能调节两待接钢筋的间距,本实施例的两连接件分别为锥面螺柱和锥面螺母,限位件为球面螺母,锥面螺柱端头与球面螺母的连接为球锥面连接,锥面螺母端头与球面螺母的连接也为球锥面连接,球面螺母与钢筋端头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固定。由于两待接钢筋穿过连接件的中心锥孔,因此,预制构件钢筋可万向转动,这就极大降低了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机械对接安装的难度,原有固定式机械连接套筒使用时两根钢筋轴心偏差超过0.1mm,螺纹就拧不进,而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连接,其两根钢筋之间径向及轴向偏差可达10mm,因此,本实用新型比现有技术的偏差允许值扩大100倍,也就是安装难度降低100倍。这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钢筋机械连接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钢筋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阜阳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阜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5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