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团生产烟气降温降尘和收尘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8217.8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7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廖海欧;徐兆春;江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B01D45/02;B01D4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侯晔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烟气 降温 降尘 收尘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球团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团生产烟气降温降尘和收尘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化球团生产中,都会有大量烟气产生,工业生产产生的烟气最高温度400℃~500℃,同时含有大量粉尘,及残留的CO、SO2等有害气体,通常进行粉尘回收后排放到大气中。
由于含尘烟气温度较高,通常使用电除尘装置进行收尘,其效果很不理想,很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100mg/m3,通常都在80~200mg/m3,给主风机设备带来较大的磨损。
同时为了保证烟气进入现有的通用除尘装置,都需要设计安装兑冷风阀降低烟气温度,不仅增加了烟气净化的处理量,由于风压加大,还容易造成生产主工艺的波动而影响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同时也增加了主风机的能耗。
布袋除尘回收装置可以实现50mg/m3以下排放,但布袋的特性要求烟气温度稳定保持150℃以下,最理想在100℃以下。因此含尘烟气的降温预处理的要求,越来越凸显。
实现球团生产“电改布”烟气收尘达标排放,烟气降温预处理装置,需要稳定烟气温度100℃以下,是突破关键。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4004879B,公开日:2016.08.10,公开了一种转炉一次烟气低温段余热回收设备,包括绝热烟道,绝热烟道一端连接至转炉气化冷却烟道,另一端连接蒸发器一段,蒸发器一段连接雾化冷却文氏管,雾化冷却文氏管连接蒸发器二段,蒸发器二段连接省煤器,省煤器连接惯性力除尘装置;省煤器内的热水进入蒸发器一段和蒸发器二段后,被其内部带有热量的烟气加热产生饱和水蒸气;雾化冷却文氏管内设有双介质喷枪。该实用新型还涉及转炉一次烟气低温段余热回收设备的余热处理方法。烟气与所述雾化冷却文氏管内部的双介质喷枪喷出的雾化液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烟气温度处于580℃-600℃的范围内,从而有效遏制了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局部聚集,避免了发生闪爆的危险,使得该设备使用较为安全。但该实用新型通过蒸发器一段、蒸发器二段来加强烟气余热的利用,并用喷枪对烟尘进行直径处理而不能循环利用,即浪费了水源,又产生了新的污染源。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球团生产含尘烟气的处理过程中,除尘效率低、降温效果不明显、安装兑冷风阀容易造成整个生产工艺波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球团生产烟气降温降尘和收尘处理装置。它通过降温机构和空气导游机构相对隔离对烟气降温,并通过自然重力以及惯性除尘,达到了保证整个生产工艺稳定的目的。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球团生产烟气降温降尘和收尘处理装置,包括:焙烧烟气降温降尘装置;与所述焙烧烟气降温降尘装置通过减尘烟气导出管连通的收尘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焙烧烟气降温降尘装置包括:空气导流机构,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降温;在所述空气导流机构的内部,并和空气导流机构呈空腔环套式结构的烟气降温机构,大颗粒烟尘由于温度降低后密度变大,掉落在烟气降温机构的底部,达到第一步减尘的效果;在所述空气导流机构顶部的空气导出管内部固定设置有换热装置,将空气导流机构换热的热量通过换热装置吸收,达到热量回收利用的效果;所述烟气降温机构外接穿出空气导流机构的含尘烟气导入管和减尘烟气导出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烟气降温机构呈封闭的桶状结构,避免外部气流对烟气在整个工艺中产生波动,所述含尘烟气导入管与桶状结构的顶部相通,桶状结构内壁固定有下伸的挡尘板,让大颗粒烟尘由于惯性和重力撞在挡尘板上,并有足够的时间降温并下落;所述减尘烟气导出管固定于桶状结构的上部侧面,减尘后的烟气通过该管道导出;所述桶状结构的底部呈收口状,和降尘放灰管相通,便于大颗粒烟尘的集中收集和集中出灰后的二次利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挡尘板呈背离减尘烟气导出管的斜板状,第一个斜板的上部固定端固定于烟气降温机构的顶部,并将含尘烟气导入管的进口和减尘烟气导出管的出口隔开,挡尘板将流动的大颗粒阻挡后,由于惯性的作用而掉落,并使烟气的气流速度逐渐降低,延长烟气在整个烟气降温机构内的流动时间,进一步让大颗粒烟尘有足够的时间降温并下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空气导流机构呈上部逐渐收口的圆桶结构,便于换热后的热空气集中流出后进行二次换热利用,直径大于所述烟气降温机构,在烟气降温机构周围形成环腔;在所述空腔环套式结构的环腔内,固定分布有空气导流加强机构,提高空气流速,并提高换热效率,环腔底部为空气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8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尘蓄热室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生产烟气降温减尘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