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差速位置纠正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8613.0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5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葆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贝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31 | 分类号: | B65G47/31;B65G47/24;B65G4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01 | 代理人: | 彭志坚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位置 纠正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差速位置纠正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增强生产企业对生产产品的质量监控,降低生产过程中不良品流入市面的几率。为此,生产企业一般都会选择使用多种机器对生产产品进行质量监控,以便及时发现不良品,如:在产品包装表面喷印生产日期等信息的喷码机、检测金属异物的金属检测仪、检测产品重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自动称重仪等。此外,处于生产自动化的工业发展趋势,生产企业越来越多的生产工艺改为使用专门的自动化机器代替传统的工人人手操作,如:自动将产品装入包装箱的自动封箱机、自动将装箱产品在托盘上进行码垛堆放的机械臂等。但上述的这些机器,由于其工作原理的限制,每次只能对单一的产品或货物进行处理,并且严格要求在其处理区域内不能同时存在一件以上的产品或货物,且必须等待处理完毕的产品或货物完全离开处理区域后,下一件待处理的产品或货物才能进入处理区域。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目前行业内的生产企业普遍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在生产线后端工位机器(如喷码机、自动称重仪、自动装箱机等)前端,加装二条以上足够长的输送带,并且根据货物的包装尺寸、生产线后端工位机器的处理区域大小分别调节二条输送带的速度,通过第一、第二条输送带的速度差来拉开前后货物的之间的举例。同时,在两条输送带的两侧,加装喇叭口形状的挡板护栏,货物在挡板护栏宽阔侧通过输送带前进时,从宽阔侧进入并从收窄侧离开。挡板护栏宽阔侧的开口宽度与输送带宽度相等,收窄侧的开口宽度与生产线后端工位机器的处理区域宽度相等。该挡板护栏可以使货物在经过输送带前进的过程中,通过货物与挡板护栏接触时的作用力使货物的其中一条边缘平行于货物前进方向,从而降低货物进入生产线后端工位机器的处理区域时的偏转角度。
然而,上述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由于生产线后端工位机器前的多段差速输送带,其速度是预先设定的而并非是实时调整的,因此,当生产企业有多种尺寸的货物需要通过进入生产线后端工位机器进行加工时,若按照货物规格中最大尺寸来进行速度设定,由此导致多段差速输送带的最高速度需设定得较高;当小尺寸的货物通过时就会由于惯性原因发生翻滚,影响后续生产线后端工位机器的处理效果;若按照货物规格中较小的尺寸来进行速度从设定,则当更大尺寸的货物通过多级差速输送带时,前后货物间无法拉开足够的间距,只能通过人工降低放置货物的频率,人为地增大货物间的原始间距,导致生产效率低。
2、仅依靠叭口形状的挡板护栏对通过输送带的货物进行偏转纠正,当输送的是包装尺寸的对角线长度小于挡板护栏收窄侧的开口宽度的货物,将无法起到偏转纠正的作用,无法保证每件货物进入生产线后端工位机器的处理区域时的放置方向,从而影响生产线后端工位机器的的处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适应不同包装尺寸的货物并自动调整输送带速度,且能对各种不同包装尺寸的货物进行偏转角度纠正,提高工作效率的全自动差速位置纠正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差速位置纠正输送系统,其包括:可编程控制器,进入端对射式电眼,离开端对射式电眼,首段输送带电机,次段输送带电机,视觉系统,以及可旋转圆盘电机;所述首段输送带电机用以驱动首段输送带运行,所述次段输送带电机用以驱动次段输送带运行,所述进入端对射式电眼安装在所述次段输送带进入端的后方,所述离开端对射式电眼安装在所述次段输送带的离开端位置,所述视觉系统安装在所述次段输送带上方,且位于所述进入端对射式电眼和所述离开端对射式电眼之间;所述次段输送带的中间位置安装有可旋转圆盘,所述可旋转圆盘电机用以驱动所述可旋转圆盘旋转;所述进入端对射式电眼,所述离开端对射式电眼,所述首段输送带电机,所述次段输送带电机,所述视觉系统,以及所述可旋转圆盘电机均电性连接至所述可编程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进入端对射式电眼安装的位置到所述次段输送带进入端的距离等于生产企业最小规格的包装箱的最长边长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所述视觉系统安装在所述可旋转圆盘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次段输送带的长度为生产企业最大规格的包装箱最长边长度的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贝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贝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86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