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多重限位结构的微型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9807.2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5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姜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鹰潭市长源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余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多重 限位 结构 微型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零部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多重限位结构的微型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方面的技术也越来越科技化、先进化,人们更倾向于多重功能、性能集中且携带便捷的需求方向。由此电子产品的形体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小,越来越精密化和集成化。故其内部各个重要的电子元件也是向着薄、小、 轻的方向发展。上述轻薄化的电子微型元件虽然在使用中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但在其单体元件组装过程中因缺少限位结构而导致许多操作困难与问题。因此,应对现有微型元件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重限位结构的微型元件,其通过利用限位盖板、方形限位板和圆柱形限位块对微型元件的安装进行限位,并采用加固凸条和直线型凹槽对微型元件进一步辅助定位,使微型元件的安装更加牢固和精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多重限位结构的微型元件,包括有基体、一体设置于基体上的方形限位板和圆柱形限位块,该基体中竖向设置有孔,于基体顶端设置有一圆柱形立柱,于该立柱顶端设置有一圆形限位盖板,该限位盖板直径大于圆柱形立柱直径;该方形限位板位于基体上部,并位于圆柱形立柱下方;该圆柱形限位块位于方形限位板下方;并于方形限位板和圆柱形限位块之间延伸设置有复数个加固凸条;于圆柱形限位块至基体下端之间延伸设置有复数个直线型凹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形限位板四角分别呈圆弧状。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形限位板和圆柱形限位块之间设置有四条加固凸条,于圆柱形限位块至基体下端之间设置有四条直线型凹槽,该四条加固凸条和四条直线型凹槽彼此一一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方形限位板和圆柱形限位块之间距离为30mm,圆柱形限位块与基体下端之间距离为3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基体上端设置限位盖板,于基体中部设置方形限位板和圆柱形限位块,利用限位盖板、方形限位板和圆柱形限位块对微型元件的安装进行限位,并采用加固凸条和直线型凹槽对微型元件的安装进一步的辅助定位,使微型元件的安装更加牢固和精确,提高微型元件的工作稳定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微型元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微型元件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基体11、孔
12、立柱13、限位盖板
20、方形限位板30、圆柱形限位块
40、加固凸条50、直线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多重限位结构的微型元件,包括有基体10、一体设置于基体10上的方形限位板20和圆柱形限位块30,其中:
该基体10中竖向设置有孔11,于基体10顶端设置有一圆柱形立柱12,于该立柱12顶端设置有一圆形限位盖板13,该限位盖板13直径大于圆柱形立柱12直径。
该方形限位板20位于基体10上部,并位于圆柱形立柱12下方,该方形限位板20四角分别呈圆弧状。
该圆柱形限位块30位于方形限位板20下方;并于方形限位板20和圆柱形限位块30之间延伸设置有复数个加固凸条40;于圆柱形限位块30至基体10下端之间延伸设置有复数个直线型凹槽50;并且,方形限位板20和圆柱形限位块30之间设置有四条加固凸条40,于圆柱形限位块30至基体10下端之间设置有四条直线型凹槽50,该四条加固凸条40和四条直线型凹槽50彼此一一对应;方形限位板20和圆柱形限位块30之间距离为30mm,圆柱形限位块30与基体10下端之间距离为35mm。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于基体上端设置限位盖板,于基体中部设置方形限位板和圆柱形限位块,利用限位盖板、方形限位板和圆柱形限位块对微型元件的安装进行限位,并采用加固凸条和直线型凹槽对微型元件的安装进一步的辅助定位,使微型元件的安装更加牢固和精确,提高微型元件的工作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鹰潭市长源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鹰潭市长源精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9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控仪箱体结构
- 下一篇:具有吸附导向功能的微型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