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光光源安全监测模块和激光光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2064.X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4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靳冠洋;陈思远;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6 | 分类号: | G01M1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光源 安全 监测 模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光源安全监测模块。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激光光源安全监测模块的激光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光源凭借超高的亮度,更小的发光面积,以及更高的发光效率,成为比目前的氙气灯或大功率LED照明灯照射距离更远的汽车大灯光源模块,其研发和应用对于汽车灯具的进一步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作为新一代的汽车大灯光源,白色激光光源因其能够充分体现科技感和时尚感,逐步被研究和应用。目前,一些高端车辆生产厂家已经应用白色激光光源做为辅助远光的光源进行量产,一些灯具厂商也处于积极研究中。
激光作为一种对人眼有伤害的光源,能够广泛应用的前提是规避激光对人眼的危害,但是,目前对于车用照明白色激光光源的应用,尚无完全成熟的安全监测控制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激光光源安全监测模块,以可实现对白色激光光源的监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激光光源安全监测模块,其包括:
采样单元,位于激光光源的光束路径上,以形成对所述激光光源部分光束的反射,并使反射的采样光束聚焦于检测单元上;
检测单元,用于承接所述采样单元反射聚焦的采样光束,且可响应于所述采样光束中特定波长光线的光强阈值而动作,以发出检测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采样单元为抛物面聚焦反射镜。
进一步的,所述抛物面聚焦反射镜为透明的。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单元为包括光电二极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激光光源安全监测模块,通过采样单元的设置可将激光光源的部分光源反射至检测单元,而检测单元则可响应于特定波长光线的光强阈值而动作,结构简单,检测灵敏度高,虚警率低,可用于对激光光源的出射光线进行监测,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2)采样单元设为抛物面聚焦反射镜,其结构简单,可将激光光源发出的发散的部分光线进行反射,并聚焦至检测单元位置,便于采样光束的反射与聚焦。
(3)抛物面聚焦反射镜为透明的,其可使白色激光在透明抛物面聚焦反射镜内部进行全反射,并仅将特定波长的光线反射至检测单元位置。
(4)检测单元采用光电二极管,其可响应于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而发出不同的电信号,从而便于实现对激光光源出射光线的监测与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激光光源装置,以实现对其内部激光光源模块出射光线的监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激光光源装置,包括白色激光光源模块,与所述白色激光光源模块相连接的驱动模块,设置所述白色激光光源模块光束出射路径上的配光模块,以及用于承载所述白色激光光源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配光模块、且可进行传导散热的安装模块,还包括装设于所述安装模块上的如上所述的激光光源安全监测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特定波长光线的波长为450nm。
进一步的,在所述安装模块上安装有主动散热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散热机构为风扇;所述配光模块包括沿所述白色激光光源模块的光束出射方向依次布置的反射镜和配光透镜;所述白色激光光源模块通过散热板固定于所述安装模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块为PCB板,所述检测单元集成于所述PCB板上,于所述安装模块上形成有供所述采样单元反射聚焦的采样光束通过的通道;在所述PCB板上还集成有对所述白色激光光源模块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检测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检测模块为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热敏电阻。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激光光源装置,可实现对其内部白色激光光源模块出射光线的监测,从而在白色激光光源模块发出对人体有害光线时,发出检测信号以有效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使用方便。
(2)特定波长的光线为450nm,其为蓝色激光的波长,而蓝色激光为对人体有害的光源,从而可有效规避激光对人的危害。
(3)设置主动散热机构,可进一步提高安装模块的散热效率,从而有效保证白色激光光源模块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延长白色激光光源模块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2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无线充电平台
- 下一篇:电动汽车充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