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菱形金属网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2738.6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柏建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柏建彪 |
主分类号: | E21D11/14 | 分类号: | E21D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菱形 金属网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菱形金属网连接装置,涉及一种在煤矿锚索中,对菱形金属网连接点进行连接的装置,属于煤矿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的菱形金属网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锚索网巷道支护时,两块菱形金属网之间的连接均是采用铁丝连接,其压茬重合部分约为100mm,这种连接方式不仅要消耗大量的铁丝,而且在围岩应力较大的地方,因连接处强度较弱,导致该处菱形金属网易损坏,造成帮顶鼓起,影响巷道整体支护强度。
公开号CN203321553U锚网钩接扳手,包括第一杆体,所述的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手柄相连,所述的第一杆体的另一端向下延伸有第二杆体,第二杆体的端部水平延伸有第三杆体,第三杆体的延伸方向与手柄所处的端部相背离,第三杆体上设有用来套设锚网茬的孔,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将锚网钩接扳手上的孔,下压使锚网茬折弯后,再取下扳手,将扳手翻转180度,再次套在折弯的锚网茬上,然后进行下压,需要将该装置两次和锚网茬连接,使用起来费时费力,非常不便,降低了锚网连接的效率。
公开号 CN205778966U一种波浪形锚网连接勾,通过机床将一根直径为0.5cm的钢筋弯曲成波浪型,每一段波浪的弧长均相等为5cm,弧度为2/3∏;锚网连接勾两端为内弯勾结构,用来勾住锚网上的铁丝;该装置是通过两端的内弯勾将连接的两个锚网连接起来,但是连接的两个锚网上的钢丝之间没有直接的连接关系,一旦该装置损坏,则导致锚网连接不稳定,直接影响支护效果,影响巷道整体支护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菱形金属网连接装置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的菱形金属网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菱形金属网连接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菱形金属网连接装置包括把手、拉杆和弯钩,拉杆一端垂直置于把手中部位置,另一端和弯钩一端相连接,所述弯钩和把手不共面,所述弯钩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细,所述拉杆竖直放置,且把手位于上方时,弯钩的最低点位于拉杆的延长线上,所述把手为中空结构,且直径大于拉杆直径,所述弯钩可以为圆弧型、V型、椭圆形,所述弯钩内侧可以为光滑圆面,也可以开设卡槽,或者设置内衬,
所述拉杆可以为圆杆、多边形杆,也可以为组合式的伸缩杆。
使用时,首先将已经固定的菱形金属网一端预留一小段空间,然后将待连接的菱形金属网的一端和预留出的已经固定的菱形金属网层叠放置,使得钢丝对应重合,通过锚杆将待连接的菱形金属网其他位置进行固定,用弯钩依次勾住已经固定的菱形金属网和待连接的菱形金属网上重合的钢丝,向一侧提拉把手同时进行旋转,通过把手的带动拉杆上的弯钩旋转,进而使得两股钢丝相拧合,取出弯钩,重复上述过程,依次将其他位置重合的钢丝旋转拧合,完成连接,所述弯钩和把手不共面的设计是防止弯钩在对钢丝进行钩取过程中,把手的端部和岩壁发生干涉,所述弯钩从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细的设计是为了便于弯钩从拧合的钢丝中取出,所述拉杆竖直放置,且把手位于上方时,弯钩的最低点位于拉杆的延长线上的设计是便于旋转施力,减小旋转拧合的行程和力矩,所述把手为中空结构的设计是为了减轻重量,减小振动,便于握持操作,所述把手的直径大于拉杆的直径的设计是为了便于旋转施力,达到在煤矿锚索中,对菱形金属网连接点进行连接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提高金属网连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菱形金属网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菱形金属网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其仅仅显示了弯钩的结构;
图3为具体实施例2中,弯钩的立体结构图,其仅仅显示了弯钩内侧的结构;
图4为具体实施例3中,弯钩的立体结构图,其仅仅显示了弯钩内侧的结构;
图5为具体实施例4中,一种菱形金属网连接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具体实施例4中,连接杆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具体实施例4中,弯钩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具体实施例5中,弯钩的结构示意图,其仅仅显示了弯钩的结构;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把手(1),拉杆(2),弯钩(3),卡槽(4),连接杆(5),固定环(6),膨胀管(7),限位环(8),涨缝(9),锥形涨套(10),限位槽(11),陶瓷内衬(12)。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柏建彪,未经柏建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27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混凝土衬砌板防冻融喷涂技术的装置
- 下一篇: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