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置烟气除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3571.5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5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沈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航民小城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3/02 | 分类号: | F23J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4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置 烟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前置烟气除灰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站的供热锅炉在实际运行中尾部烟道一般设置有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来回收热量。过热器:吸收炉膛内火焰和烟气的热量(辐射式过热器)、或烟道中烟气的热量(对流式过热器),将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省煤器:布置于尾部烟道的低温部分,利用低温烟气的热量,加热锅炉给水。空预器:布置于省煤器后,利用更低的低温烟气的热量,将空气加热后送入炉膛或制粉系统,以提高锅炉效率。传热效果不仅与受热面的布置方式有关,还与受热面的结构、烟气的温度及流速、工质的温度及流速、受热面的清洁情况等因素有关。
在公开号为CN101761920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用煤粉热解气再燃的低NOx燃烧方法及装置。该技术的装置主要包括再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锅炉尾部烟道、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一次风管等。其方法是:利用煤粉锅炉尾部烟道的部分热烟气进入热解反应器使煤粉快速热解,并以煤粉热解气作为气体再燃燃料,送入煤粉锅炉再燃区高效还原NOx,之后在煤粉锅炉燃尽区完全燃烧,实现煤粉锅炉的低NOx排放;煤粉热解产生的半焦则在一次风携带下进入煤粉锅炉主燃区完成燃烧。燃烧后的烟气依次经过再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除尘器、引风机到烟囱,最终完成煤粉热解气再燃低NOx的燃烧。
由于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燃烧后的烟气在经过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后再经过除尘器进行除尘处理。供热锅炉在实际运行中锅炉尾部烟道的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受热面的积灰是难以避免的,在运行中,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因受热面积灰造成传热热阻增加,高温烟气与过热器和省煤器的换热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置烟气除灰装置,通过前置除灰,降低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受热面的积灰量,进而提高高温烟气与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换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置烟气除灰装置,包括过烟管道、积尘通道、通过一排灰口连通着积尘通道端部的收集容腔和用于将积尘通道内的灰尘推至收集容腔内的推灰组件,过烟管道的底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漏灰狭缝,推灰组件包括推灰块以及带动推灰块沿积灰通道长度方向滑动的传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烟管道安装在旋风分离器和锅炉尾部烟道之间,当烟气经过过烟管道的过程中,烟气中的灰尘由于重力落入漏灰狭缝中,即落入积尘通道内,当积尘通道内的灰尘积累到一定量时,通过推灰组件将灰尘推至收集容腔内进行收集、存储,从而降低了进入到锅炉尾部烟道的烟气中灰尘的含量,降低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受热面的积灰量,进而达到了提高高温烟气与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换热效率的目的。
进一步的,积尘通道与收集容腔的交界处设置有封堵排灰口的排灰门,排灰门通过一铰接轴铰接于排灰口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灰门将排灰口进行封堵,使得收集容腔内的灰尘不易飘动,起到良好的隔离、密封效果,提高对灰尘的收集效率。
进一步的,铰接轴上套设有将排灰门抵压在排灰口处的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扭簧将排灰门抵接在排灰口处,在推灰块向排灰门前进的过程中,由于排灰门的抵接下,推灰块会压缩灰尘,减小灰尘的体积并提高致密度,直到推灰块推着灰尘顶开排灰门,灰尘再落入收集容腔内,达到压缩灰尘、减小存储体积的目的。
进一步的,传动组件包括正对着排灰口设置于积尘通道上的气缸,气缸的推杆固连于推灰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气缸可以较平稳地推动推灰块移动,且使用寿命较长。
进一步的,过烟管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朝向漏灰狭缝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烟管道内通过的烟气中灰尘落到过烟管道的侧壁上后,灰尘会沿着朝向漏灰狭缝的斜面滑到漏灰狭缝处并落入积尘通道内,从而达到更好的灰尘收集效果。
进一步的,收集容腔包括连通着排灰口的滑移腔和可拆卸安装于滑移腔下端的收集容器,滑移腔的底部和收集容器的顶部分别各开设有一个相互连通的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排灰口落入的灰尘经过滑移腔落入到收集容器内,通过拆卸下收集容器,即可对收集的灰尘进行集中清理,使灰尘的清理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滑移腔和收集容器紧靠着排灰口的侧壁呈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航民小城热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航民小城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35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