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4025.3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9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灵飞;刘安成;范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亚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玄 |
地址: | 453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阀套 本实用新型 一次性体 连接头 阀芯密封圈 连接管内壁 连接管外壁 凹槽位置 半圆凸头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抗扭结性 连接方便 密封性好 阵列连接 调节杆 端口卡 加固条 中心轴 粘连 管体 环布 卡座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固条,所述连接管内壁上以中心轴为中心环布阵列连接有四个半圆凸头,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阀,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调节阀和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并且对应所述凹槽位置设置有卡座,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阀套、第二阀套、阀芯密封圈和调节杆,所述第一阀套的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套的端口卡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连接方便、密封性好、便于调节、抗扭结性强、防止管体粘连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
背景技术
吸引连接管作为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方便实用的医疗器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然而,现有的吸引连接管不能够直接对连接管的流量进行调节,这样非常的不方便,影响使用的效果,现有的吸引连接管也容易出现管道粘连,造成连接管的堵塞,而且,吸引连接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折弯,容易受到使用的空间影响。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一次性体外吸引连接管,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固条,所述连接管内壁上以中心轴为中心环布阵列连接有四个半圆凸头,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阀,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调节阀和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并且对应所述凹槽位置设置有卡座。
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阀套、第二阀套、阀芯、密封圈和调节杆,所述第一阀套的端口与所述第二阀套的端口卡接,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套与所述第二阀套形成的空腔内,所述阀芯中心位置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所述阀芯的一端分别贯穿第一阀套与所述第二阀套连接有柱套,所述第一阀套、第二阀套和阀芯上均对应开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第一壳体端口和所述第二壳体的端口焊接,所述第一阀套和第二阀套外侧套接所述密封圈,并通过所述密封圈卡接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焊接处和对应的所述密封圈上均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杆的端口贯穿所述调节口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阀套上。
进一步的,所述加固条以蛇形态攀附在所述连接管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卡座包括凸座、活动柱和卡片,所述连接柱插接在所述凸座内,所述卡片通过所述凸座上开设的连接口与所述活动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片分为平卡片和斜卡片,且,所述平卡片与所述凹槽在同一水平上,所述斜卡片与所述连接头的倾斜角为25°。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孔数量大于等于五个。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口的调节范围可将所述调节孔从完全封闭到完全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的端口处设置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所述半圆凸头使得所述连接管在使用时内部不易粘连,通过所述加固条加强了所述连接管的韧性,在使用中不易弯曲变形,在设置所述调节阀,通过所述调节杆调节所述调节孔的大小对流量进行控制,所述连接头与其他导管连接时可通过按压排除所述凹槽内的空气,使得连效果更好防止漏气漏液现象,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所述连接管在使用时的流量调节问题,保证了所述连接管在使用中不会出现堵塞的问题,同时加强了所述连接管的抗弯曲性,有效的提高了使用寿命,且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亚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亚太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4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自动计量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耳鼻喉治疗台一体化自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