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形电池卷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4862.6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吕婷;杨俊;乔亚非;赵悠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形 电池 卷绕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形电池卷绕机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至图2,目前在电芯的生产过程中,先对隔膜101’进行预卷绕,再放入负极片103’和正极片102’。然后,将正极片102’、负极片103’和预卷绕好的隔膜101’按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一起卷绕成电芯。其中,正极片102’包括正极极耳104’,负极片103’包括负极极耳105’。正极极耳104’与正极片102’为一体,负极极耳105’与负极片103’为一体。在卷绕过程中,正极极耳104’容易被顶针的尾部打弯。
尤其当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耳104’设计位置在电芯的头部时,卷绕过程中正极极耳104’位于整个电芯的中心位置,正极极耳104’接触到卷针的尾部后,弯曲的程度较大。在后续工艺过程中,上绝缘片是通过自动冲片机直接冲入电池壳内,弯折过大的正极极耳104’对自动上绝缘片造成了影响,降低了上绝缘片的成功入壳率,最终影响电池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形电池卷绕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减少极耳在卷绕过程中的弯曲程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柱形电池卷绕机构,用于卷绕带有正极片和负极片的隔膜,其中,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耳,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耳,以形成呈圆柱状的电芯,所述卷绕机构包括主动部件以及与所述主动部件相配合运动的从动部件,所述主动部件包括定位套筒以及穿过所述定位套筒并与所述定位套筒转动连接且供所述隔膜卷绕的卷针,所述从动部件包括固定座以及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并与所述卷针一针端顶接配合的顶针,所述卷针和所述顶针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且所述卷针和所述顶针的转动轴线同轴设置,所述卷针包括穿过所述定位套筒并与所述定位套筒转动连接的转接段以及与所述转接段连接并供所述隔膜卷绕的卷绕段,所述顶针包括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连接段以及与连接段的一端连接并与所述卷绕段顶接配合的顶接段,所述顶接段顶接于所述卷绕段背离所述转接段的端部,所述顶接段的外径沿背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渐缩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为圆柱体,所述顶针的所述连接段的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顶接段的表面为类圆锥面且于自由端的端面开设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固定座轴承连接,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孔设置在所述顶接段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固定孔内设置有定位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针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孔孔底的中心位置,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固定孔并于端面处开设第一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为类圆锥面。
进一步地,所述卷绕段顶接所述顶针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孔内并于端面处开设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为矩形孔且位于所述卷绕段端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定位孔内夹紧有所述定位针上开设所述第一引导面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孔口所在的表面朝外呈扩张状,形成第二引导面,所述第一引导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引导面的形状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卷针的形状为圆柱体形且包括半圆体长卷针以及贴合在所述半圆体长卷针上并可相对滑动的半圆体短卷针,所述定位孔关于所述长卷针和所述短卷针的贴合面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卷针的所述转接段的直径大于所述卷绕段的直径,所述转接段位于所述长卷针和所述短卷针上的部分均开设有多个驱动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套筒包括套筒座和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设置在所述套筒座朝向所述固定座的表面,所述长卷针和所述短卷针的转接段均穿设所述套筒本体与所述套筒座。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卷绕机构在进行电芯的正负极卷绕时,主动部件和从动部件相对靠拢设置,电芯上的正极极耳沿顶接段的外表面倾斜和弯曲,通过改变顶接段外表面的形状,可以控制正极极耳的弯曲程度,避免了正极极耳在电芯的卷绕过程中发生过度弯曲,从而方便后续加工工艺的继续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正负极片的隔膜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带有正负极片的隔膜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圆柱形电池卷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从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针沿其中心轴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3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48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