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饭锅内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6815.5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0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叶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湛江市家用电器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36/02;A47J45/08;A47J36/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 |
地址: | 52405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层 内胆 传热块 铝层 本实用新型 电饭锅壳体 电饭锅内胆 半圆凸起 中心线对称 复合 传热效率 顶端位置 隔热把手 螺栓固定 内胆侧壁 内胆外壁 压制成形 内胆套 底端 嵌有 套接 外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饭锅内胆结构,包括电饭锅壳体和内胆,所述内胆套接在电饭锅壳体中,所述内胆包括第一不锈钢层、铝层、传热块和第二不锈钢层,所述内胆底端为第一不锈钢层、传热块和第二不锈钢层复合而成,且第二不锈钢层顶端依次嵌有传热块和第一不锈钢层,所述内胆侧壁由第一不锈钢层、铝层和第二不锈钢层复合而成,且第一不锈钢层外壁依次套接有铝层和第二不锈钢层,所述第二不锈钢层包括一号半圆凸起,且一号半圆凸起由二不锈钢层压制成形,所述内胆外壁靠近顶端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关于内胆中心线对称的两个隔热把手。本实用新型增加传热效率,实现内胆多功能,方便使用,使得内胆的外观更好,更加经久耐用,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锅内胆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饭锅内胆结构。
背景技术
电饭锅是一种能够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加工的现代化炊具。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利用电热烹饪食物的厨房电器。其工作温度大多在100℃上下,可以进行蒸、煮、炖、煨、焖等多种烹饪操作。如今电饭煲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一般我们在选购电饭煲的时候关注其本身的质量的同时,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电饭煲的内胆。电饭锅内胆直接关系到电饭锅的使用寿命、我们的健康以及我们的使用体验,现有的电饭锅内胆大多存在,高温时不易取出,受热不均匀,涂层脱落,内胆腐蚀等问题,所以现提出一种新型电饭锅内胆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饭锅内胆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饭锅内胆结构,包括电饭锅壳体和内胆,所述内胆套接在电饭锅壳体中,所述内胆包括第一不锈钢层、铝层、传热块和第二不锈钢层,所述内胆底端为第一不锈钢层、传热块和第二不锈钢层复合而成,且第二不锈钢层顶端依次嵌有传热块和第一不锈钢层,所述内胆侧壁由第一不锈钢层、铝层和第二不锈钢层复合而成,且第一不锈钢层外壁依次套接有铝层和第二不锈钢层,所述第二不锈钢层包括一号半圆凸起,且一号半圆凸起由二不锈钢层压制成形,所述内胆外壁靠近顶端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关于内胆中心线对称的两个隔热把手,所述第一不锈钢层包括二号半圆凸起,且二号半圆凸起由第一不锈钢层压延成型,且内胆内壁二号半圆凸起顶端位置套接有隔层。
优选的,所述电饭锅壳体顶端开有缺口,且缺口大小与把手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传热块为铁质圆盘结构,且传热块表面开有由圆心向外发散的环状凹槽。
优选的,所述隔热把手为耐热塑料制成,且隔热把手上开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铝层上设有与一号半圆凸起和二号半圆凸起相适配的凸起,且铝层为高纯度铝材制成。
优选的,所述隔层上设有气孔,且隔层、第一不锈钢层和第二不锈钢层均为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半圆凸起,可以起到聚集热量的作用,增加传热效率。
2.通过底部嵌入的铁质传热块,可以使得电饭锅内胆可以用于电磁炉加热,实现内胆多功能,方便使用。
3.通过使用不锈钢的材质,使得内胆的外观更好,更加经久耐用。
4.通过设置的铝层,可以提高传热效率,使得内胆受热更加均匀,提升使用体验。
5.通过设置的隔层,可以用于蒸煮食物,提升内胆功能性,配合蒸笼使用,可以提升蒸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饭锅内胆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湛江市家用电器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湛江市家用电器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68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