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合转子扰度的泵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6888.4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7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运;白小榜;罗绍华;杨海龙;吕见江;余强珍;温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3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合 转子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合转子扰度的泵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级离心泵转子为柔性转子,在泵的两端用轴承对转子进行支撑,因此,转子扰度从轴承支撑位置到转子中间逐渐增大。转子转动中,转子沿着扰度线做弓形回转(不平衡力受迫振动),因此特别是中间部分转子在运行过程中与静止部件时有摩擦,为了减少是中间部分转子在运行过程中与静止部件的摩擦现象,通常是通过两端提高转子,但提高转子的缺点是:
1、机械密封止口与转子轴心不同心,常造成机械密封水封位置摩擦漏水,严重造成机封压盖与轴摩擦;
2、对于扰度过大的转子是行不通的,因为两端节流间隙已经确定,因此能调整扰度的余量有限,而且常常造成两端斜上方摩擦。
由于机械密封偏磨是不允许的,机械密封止口与转子轴心不同心则需要加机械密封过渡板,违背API610对离心泵要求,而且泵体中转子与泵壳体之间产生摩擦现象后,泵容易出现故障,使用寿命会降低,对泵售后维保造成较大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合转子扰度的泵壳体,本配合转子扰度的泵壳体防止了泵体中转子与泵壳体之间的摩擦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配合转子扰度的泵壳体,所述泵壳体中设置有泵体通孔、若干涡壳和过渡流道,所述涡壳中均具有叶轮安装腔,所述泵体通孔穿过所述叶轮安装腔中心;所述泵体通孔从两端至中心的高度逐渐降低,泵体通孔的轴心线与产生扰度后的主轴轴心线重合;所述叶轮安装腔高度随泵体通孔高度同步变化,泵体通孔两端至泵体通孔中心之间的叶轮安装腔上部向近泵体通孔中心方向倾斜且下部向远泵体通孔中心方向倾斜,以使叶轮安装腔与对应的随主轴产生挠度后的叶轮空间位置匹配;所述过渡流道与对应的随主轴产生挠度后的叶轮匹配。
本泵壳体在加工时,考虑了转子存在的扰度问题,使泵壳体与产生扰度后的转子相适配,防止了泵体中转子与泵壳体之间的摩擦现象,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泵壳体水平中开。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泵壳体为多级离心泵泵壳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本泵壳体在加工时,考虑了转子存在的扰度问题,使泵壳体与产生扰度后的转子相适配,防止了泵体中转子与泵壳体之间的摩擦现象,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产生扰度的转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合转子扰度的泵壳体示意图。
附图中,1-泵壳体;2-主轴;3-叶轮;4-密封环;5-轴承;6-主轴理论中心线;7-主轴中心线;8-泵体通孔理论中心线;9-泵体通孔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配合转子扰度的泵壳体,所述泵壳体1中设置有泵体通孔、若干涡壳和过渡流道,所述涡壳中均具有叶轮安装腔,所述泵体通孔穿过所述叶轮安装腔中心。转子包括主轴2和固定在主轴2上叶轮3,主轴2两端通过轴承5支撑,主轴2产生扰度后,主轴2的轴心线从两端至中心的高度逐渐降低(主轴中心线7位于主轴理论中心线6下方),叶轮3高度随主轴2同步降低,从主轴2两端至主轴2中心的叶轮3上部向近主轴中心方向倾斜且下部向远主轴中心方向倾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泵壳体1为水平中开的泵壳体1,泵体通孔从两端至中心的高度逐渐降低,泵体通孔轴心线9与产生扰度后的主轴轴心线7重合(泵体通孔中心线9位于泵体通孔理论中心线8下方);所述叶轮安装腔高度随泵体通孔高度同步变化,泵体通孔两端至泵体通孔中心之间叶轮安装腔上部向近泵体通孔中心方向倾斜且下部向远泵体通孔中心方向倾斜,以使叶轮安装腔与对应的随主轴产生挠度后的叶轮空间位置匹配;所述过渡流道与对应的随主轴2产生挠度后的叶轮3匹配。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泵壳体1为多级离心泵的泵壳体1,实际应用中也可应用于其它主轴较长的泵壳体1,也可以是竖直中开的泵壳体1。
如图1所示,泵壳体1与主轴2之间设置有密封环4,所述密封环4分别与泵壳体1和主轴2相适配。
加工泵壳体1时,采用镗床或龙门铣加工,未考虑转子存在的扰度问题时,采用水平直走刀加工的方式;考虑转子存在的扰度问题后,走刀时将泵体通孔两端至泵体通孔中心的泵壳体1与转子配合位置逐渐降低,使泵壳体1与产生扰度后的转子相适配,防止了转子与泵壳体1之间的摩擦现象,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68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真空泵的男性生殖器扩大及性功能改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