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后移折翻改装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6991.9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4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东星 |
主分类号: | B60N2/015 | 分类号: | B60N2/015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1111 | 代理人: | 陈勇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排 座椅 后移折翻 改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后移折翻改装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而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品,同时,人们对汽车的乘坐空间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给予乘客后排更大更舒服的空间,汽车后座椅本身一般具有折叠功能,而后座椅与车辆内地版的连接多为固定连接:一方面,现有的大部分车辆后座椅的底部连接件多为固定结构,不可调节,底部连接件不能随着后座椅的前翻而做相同运动,所以只能将靠背放倒;另一方面,固定在地板的后座椅占用空间过大,就会占据后备箱的空间,导致在需要使用更大的后备箱空间时,后备箱空间未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增添了后座椅后移和整体前翻功能的汽车后排座椅后移折翻改装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后移折翻改装件,包括后座椅,所述后座椅底部布设有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折翻组件,所述折翻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为带有折弯的直板,第一连接板的折弯角度大于90°,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向上卷制有弧度小于360°的第一连接孔柱,所述第二连接板呈矩形,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中部开设有缺口、两侧上平面分别向上卷制有弧度小于360°的第二连接孔柱,所述第一连接孔柱和第二连接孔柱转动连接,当折翻组件处于未折翻状态时,第二连接板的下平面与水平面呈小于60°的夹角;当折翻组件处于折翻状态时,第二连接板以第一连接孔柱或第二连接孔柱的轴线为中心转动1°~150°;所述后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后腿固定支座,所述后腿固定支座包括三次折弯的固定座和吊耳螺栓,所述固定座从左至右通过三次折弯分成左半段、第一中段、第二中段和右半段,固定座的左半段与第一中段、第一中段与第二中段、第二中段与右半段之间的夹角均大于90°,固定座的第二中段可拆卸连接有吊耳螺栓, 固定座的第一中段与第二中段的折弯处加设有三角形加强筋,固定座的左半段前端开设有长条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预留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和长条孔内均布设有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为销轴连接,所述销轴尾部布设有垫圈和开口销,所述开口销位于垫圈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缺口的深度大于第一孔柱的卷制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左半段与右半段不处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固定座的第二中段前端开设有圆孔、底面对应圆孔的位置布设有螺母,所述吊耳螺栓穿过圆孔与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外平面与固定座的外平面处于同一平面,加强筋与固定座之间为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折翻组件和后腿固定支座配合使用,折翻组件中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为活动连接,添加了后排座椅前翻功能,以方便汽车用户使用车内多变空间的需要,灵活性佳;第一连接板为折弯的直板,无需改变车辆内地板和座椅原底座的形状,即可实现汽车后座椅的连接,提高了通用性;第二连接板以第一连接孔柱或第二连接孔柱的轴线为中心转动1°~150°,根据后座椅的转动角度任意变换相应角度,便于使用;后腿固定支座通过三次折弯成形,一方面,延伸了座椅原来的固定位置,使后座椅腿部空间整体增大,提高乘坐舒适性和上下车便捷性,另一方面,处于乘坐状态时,在原车后排坐姿的基础上增大后仰度数1°~5°,增大了后排空间并提高了舒服性;三次折弯成形,使用了三角形的稳定原理,使后腿固定支座更加稳定,为后座椅的牢固提供保障,固定座的左半段前端开设有长条孔,长条孔实现了连接的可调,使其与后支架连接更加方便,并使用吊耳螺栓实现座椅的快速拆装,方便后座椅的快速前翻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后移折翻改装件使用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后移折翻改装件中折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后移折翻改装件中后腿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为后座椅,2为前支架,3为第一连接板,4为销轴,5为第二连接板,6为固定座,7为加强筋,8为螺母,9为吊耳螺栓,10为垫圈,11为开口销,12为长条孔,13为圆孔,14为后支架,15为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东星,未经李东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69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化采血管盖帽复合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保护膜检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