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盾尾油脂耐压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8563.X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6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格睿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0 | 分类号: | G01N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圈壳体 注入装置 预制管 内圈 盾尾 耐压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 油脂注入口 导向支座 顶推油缸 比例缩小 产品选型 地质状况 检测数据 江底隧道 结构施工 耐压测试 油脂产品 高压水 输出端 有压力 施工 套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尾油脂耐压测试装置,包括外圈壳体、预制管内圈、油脂注入装置、导向支座、顶推油缸和压力浆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壳体安装在导向支座上,且外圈壳体右端上方设置有油脂注入口,所述油脂注入口的上方设置有油脂注入装置,所述外圈壳体套在预制管内圈的外侧,所述外圈壳体上设置有压力浆注入装置,且压力浆注入装置的输出端与预制管内圈连接,所述预制管内圈的右侧设置有顶推油缸。本实用新型是实际盾尾结构施工的比例缩小版,比较贴近实际施工时的状态,因此检测数据较为接近于实际施工,该装置还可进行油脂产品的极限耐压测试,对不同地质状况特别是海底、江底隧道高压水的情况下的产品选型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施工设备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盾尾油脂耐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盾尾密封是为了防止周围地层的土砂、地下水及背后的填充浆液、掘削面上的泥水、泥土从盾尾间隙流向盾构掘削舱而设置的密封措施。对泥水盾构,盾尾密封装置尤为重要。因为盾构外壁充满压力泥水,一旦密封装置损坏或密封不良,压力泥水便会从盾尾内与衬砌环结合处大量涌入盾构内,使盾构无法操作。由于盾构不断顶进,盾尾内壁与衬砌环外圈间摩擦力很大,极易将密封损坏。盾尾密封由盾尾钢丝密封刷和盾尾油脂组成。盾尾密封形式很多。尾封通常使用钢丝刷、尿烷橡胶或者两者的组合。盾尾封性能的好坏对管片的拼装精度的影响较大,通常要求即使在错位和曲线部位等管片易发生偏心的场合下,也必须保证尾封的质量。盾尾密封装置要能适应盾尾与衬砌间的空隙,由于施工中纠偏的频率很高,因此,要求密封材料要富有弹性、耐磨、防撕裂等,其最终目的是要能够止水。目前常用的是采用多道、可更换的盾尾密封装置,盾尾的道数根据隧道埋深、水位高低来定,一般取2~3道。由于钢丝为优质弹簧钢丝,钢丝束内充满了油脂,使其成为一个即有塑性又有弹性的整体,油脂保护钢丝免于生锈损坏。现有的盾尾形成后没有专门的机构油脂耐压测试,不能检测密封油脂的质量和油脂的极限耐压数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尾油脂耐压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能检测密封油脂的质量和油脂的极限耐压数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盾尾油脂耐压测试装置,包括外圈壳体、预制管内圈、油脂注入装置、导向支座、顶推油缸和压力浆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壳体安装在导向支座上,且外圈壳体右端上方设置有油脂注入口,所述油脂注入口的上方设置有油脂注入装置,所述外圈壳体套在预制管内圈的外侧,所述外圈壳体上设置有压力浆注入装置,且压力浆注入装置的输出端与预制管内圈连接,所述预制管内圈的右侧设置有顶推油缸。
进一步的,所述油脂注入装置上设置有压力表Ⅰ。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浆注入装置内部设置有保压装置,且压力浆注入装置与预制管内圈连接管道出设置有压力表Ⅱ。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管内圈一端与导向杆刚性连接,且预制管内圈安装在导向座上,所述预制管内圈的另一端与导向滑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管内圈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刻度标尺。
进一步的,所述外圈壳体与预制管内圈间距为3-5mm。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尾油脂耐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壳体上设置有6-8个油脂注入口,且油脂注入口与油脂注入装置刚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油脂注入口两侧设置有钢板钢丝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是实际盾构施工的比例缩小版,比较贴近实际施工时的状态,因此检测数据较为接近于实际施工,该装置还可进行盾尾油脂产品的极限耐压测试,只需逐步提高压力浆注入装置的设定压力,直至外圈和内圈间隙中从前部有水或泥浆渗出,读出压力表Ⅱ的数据即为油脂产品的极限耐压,对不同地质状况特别是海底、江底隧道高压水的情况下的产品选型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格睿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格睿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85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水喷雾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材料摩擦噪声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