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中的外墙支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9320.8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1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彭金宝;吴同昌;何震华;李昌泽;姜俊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综合 管廊现浇 施工 中的 外墙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中的外墙支模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设施,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一般综合管廊沿着基础道路配套设置,即综合管廊设于基础道路的下方并与基础道路并行,该综合管廊用于容置地下管线,解决地下管线的敷设问题。
综合管廊一般采用矩形结构,其施工过程为先挖掘出管廊隧道,然后在管廊隧道内施工出管廊结构,管廊结构为混凝土结构,现有的常规做法为采用预制构件拼接而成,或者是现浇混凝土而成,采用预制构件施工时,需要吊装运送至施工位置再拼接等操作,施工繁琐,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需要支模在浇筑施工。现有施工管廊墙体的支模系统如图1所示,在待浇筑形成的墙体10的两侧立设内模板11和外模板12,内模板11和外模板12之间通过对拉螺栓13拉结连接,而后于内模板11和外模板12之间浇筑混凝土就形成了墙体10。在拆模时,需要将对拉螺栓13取出,并将对拉螺栓所形成的孔洞进行封堵,这样施工形成的墙体10容易在对拉螺栓设置处产生渗漏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对拉螺栓的设置会破坏墙体内设置的止水带进而产生渗漏;另一方面是因为对拉螺栓后期封堵不严而产生渗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中外墙支模系统,解决现有地下综合管廊采用对拉螺栓连接方式支模而容易产生渗漏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中的外墙支模系统,包括立设于外墙位置处的外模板和内模板,所述的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形成外墙的浇筑空间;所述外墙支模系统还包括:
支设于所述外模板处的第一支模架体,所述第一支模架体与所述外模板的外侧面支撑连接,所述第一支模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滑轮和支撑高度可调的第一支座,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支座的支撑高度以使得所述第一滑轮悬空;
埋设于地下综合管廊底板内的第一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部分露出所述底板并形成位于所述外模板外侧的第一紧固端,所述第一紧固端与所述第一支模架体的底部拉结连接;
支设于所述内模板处的第二支模架体,所述第二支模架体与所述内模板的外侧面支撑连接,所述第二支模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二滑轮和支撑高度可调的第二支座,通过调节所述第二支座的支撑高度以使得所述第二滑轮悬空;以及
埋设于所述底板内的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埋件部分露出所述底板并形成位于所述内模板外侧的第二紧固端,所述第二紧固端与所述第二支模架体的底部拉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外墙支模系统适用于地下综合管廊的外墙施工,该外墙支模系统取消了对拉螺栓的设置,能够保证外墙内的止水的完整不被破坏,且也无需后续封堵对拉螺栓孔洞的操作,从而能够避免外墙发生渗漏的问题。且采用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拉紧第一支模架体和第二支模架体的底部,能够有效地抵抗住浇筑外墙混凝土时根部的侧压力,从而提高第一支模架体和第二支模架体的整体稳定性,还确保了外墙的浇筑质量。
本实用新型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中的外墙支模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拉结连接地下综合管廊的两个外墙处的外模板的横拉杆,所述横拉杆的端部置于对应的外模板的顶端并与所述外模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中的外墙支模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横拉杆为多个,且沿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的设置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中的外墙支模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模板的外侧面固设有第一背楞,所述第一背楞上固设有第一连接螺杆,所述第一连接螺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模架体并螺合螺母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支模架体与所述外模板支撑连接;
所述内模板的外侧面固设有第二背楞,所述第二背楞上固设有第二连接螺杆,所述第二连接螺杆穿过所述第二支模架体并螺合螺母从而实现所述第二支模架体与所述内模板支撑连接。
本实用新型地下综合管廊现浇施工中的外墙支模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支模架体的底部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支座,通过调节两个第一支座的支撑高度以实现所述第一支模架体支撑连接于所述外模板的端侧的垂直度调节;
所述第二支模架体的底部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支座,通过调节两个第二支座的支撑高度以实现所述第二支模架体支撑连接于所述内模板的端侧的垂直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9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地下综合管廊排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浇筑地铁站侧墙的一次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