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李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4336.8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6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章泽桦;张云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C5/04 | 分类号: | A45C5/04;A45C13/02;A45C13/26;A45C1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奚铭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李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李箱,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抽气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是出远门的必备之物,现有的行李箱由于容量有限,如果携带大量衣物出门,需要准备多个行李箱,出行很不方便。为此,人们研究出多种整理行李箱的技巧,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内塞进去更多的衣物,如此费时费力。即便如此,在衣服装好后,开箱时由于箱体内衣物过满,难以避免衣物弹出;出门在外时,行李箱的屡次开关预示着需要对所携带的物品屡次整理,按压箱盖,耗费精力。对于需要携带大量物品出门的人还要防止行李箱丢失或被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的行李箱装载空间有限,装衣物时需要按压,且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行李箱,包括箱体、抽气拉杆,箱体背面设有凹槽,抽气拉杆设置于凹槽中,箱体内设置真空压缩袋,所述抽气拉杆包括抽气筒体和用于抽气的拉杆,拉杆的末端安装抽气活塞,拉杆通过抽气筒体上端的开口插入到抽气筒体内部;箱体的凹槽上设有小孔,真空压缩袋设有抽气管,抽气管穿过小孔连通抽气筒体的抽气口,且抽气管与抽气筒体抽气口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为保障在抽气结束后,行李箱的拉杆易拉动且不进一步地进行抽气,抽气筒体下端设置三通阀,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通抽气筒体的抽气口,另一出口连通大气。
在推行李箱时,为防止拉杆向上拉之后又滑至抽气筒体内,在抽气拉杆上设有若干卡槽,抽气筒体上端的开口处设有卡钩,所述卡钩与抽气筒体转动连接,转动卡钩至卡槽处卡住抽气拉杆。
上述抽气拉杆为T字型。即除了手柄外,只剩一根竖直杆,而非常用的行李箱的两根平行的竖直杆,如此拉杆部门占用行李箱的空间小,更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真空压缩袋为长方体形,真空压缩袋的一面附着于箱体背面内侧,且前后两者大小相等。如此在抽气时,避免压缩袋弯折底部留有空隙,更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在箱体上设有蓝牙防丢装置。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在行李箱离手机一定距离时,减少旅行箱的丢失或被盗的几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现有的行李箱本实用新型将衣物进行抽真空压缩更节省空间,避免了人们在装载过多衣物时,为盖上箱体用外力对箱体过分挤压。抽气筒与拉杆的T型设计更节省箱体内的空间;通过安装蓝牙防丢装置,可以大大减少旅行箱的丢失或被盗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中标记:
10.箱体,11.凹槽,20.真空压缩袋,21.抽气管,30.抽气拉杆,31.拉杆,32.抽气筒体,33.抽气活塞,34.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本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明。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行李箱,包括箱体10、抽气拉杆30,箱体背面设有凹槽11,抽气拉杆30设置于凹槽11中,且抽气拉杆为T字型,箱体10内设置真空压缩袋20,抽气拉杆包括抽气筒体32和用于抽气的拉杆31,拉杆的末端安装抽气活塞33,拉杆通过抽气筒体上端的开口插入到抽气筒体内部,拉杆31上设有若干卡槽,抽气筒体32上端的开口处设有卡钩,卡钩与抽气筒体转动连接,转动卡钩至卡槽处卡住抽气拉杆;箱体背面的凹槽11开有小孔,真空压缩袋的抽气管21穿过小孔连通抽气筒体32的抽气口,且抽气管与抽气筒体32底部抽气口密封连接。抽气筒体下端设置三通阀34,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通抽气筒体底部抽气口,另一出口连通大气。
进一步地,为防止行李箱丢失,在箱体上设有蓝牙防丢装置。
使用时,在行李箱的真空压缩袋内装好衣物,密封好真空压缩袋的开口,调节三通阀,连通抽气筒体和抽气口,通过反复按抽拉杆达到抽气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抽气拉杆的内部结构为现有技术中常规抽气筒的结构,其抽气原理相同;抽好气后,调节三通阀,连通抽气筒体和大气。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4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磁控管封接合金焊料
- 下一篇:一种焊接填充材料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