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漏电水平的低压TVS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5590.X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8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超;张慧玲;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捷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9/06;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市苏通科技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水平 低压 tvs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导体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低漏电水平的低压TVS器件。
背景技术
瞬态抑制二极管TVS产品,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逆变器、机顶盒、MOSFET保护、工业控制、电信基站和以太网供电(PoE)之类的应用。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领域提出需求VBR低于10V,同时,对漏电流IR值希望越低越好,这对器件的开关相应速度及可靠性等有影响。
国内现有技术生产TVS器件,一般在较低电阻率的P型硅片上,通过扩散的方式形成一个深的大面积的N+结,采用挖槽的方式隔离,通过调整结深和掺杂浓度来调整电压。但是对于工作电压小于10V的低压TVS,由于此时P型称底材料为重掺杂硼,器件在高温下,容易生产氧化诱生缺陷,致使漏电不受控,造成误动作,使得产品可靠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超低漏电水平的低压TVS器件,包括N+吸杂区和N+击穿区,N+吸杂区旁设有N+击穿区,两个区域间的间隙设为5~50um,两个区域的上表面设有SiO2钝化层将两个区域进行隔离,最终在上表面蒸发钛镍银金属,将击穿区互联;N+击穿区与N+吸杂区采用垂直交叉式结构或圆形环状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N+吸杂区的结深为15~25um,宽度范围为20~50um,N+击穿区的结深为8~15um。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引入N+吸杂区,将硅单晶体内的缺陷聚集,而在N+击穿区域,由于表面较少的缺陷存在,使得漏电流值大幅降低。而其大面积的N+击穿区域又保障了产品的浪涌IPP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简单,而达到的漏电流值非常低,且产品通过浪涌电流IPP能力也满足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交叉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环状结构俯视图
图中,1代表N+吸杂区域, 2代表N+击穿区域, 3代表SiO2氧化层,4代表表面钛镍银金属。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超低漏电水平的低压TVS器件,包括N+吸杂区1和N+击穿区2,N+吸杂区1旁设有N+击穿区2,两个区域间的间隙设为5~50um,两个区域的上表面设有SiO2钝化层3将两个区域进行隔离,最终在上表面蒸发钛镍银金属4,将击穿区互联;N+击穿区1与N+吸杂区2采用垂直交叉式结构或圆形环状式结构。N+吸杂区(1)的结深为15~25um,宽度范围为20~50um,N+击穿区(2)的结深为8~15um。
以1.78*1.78mm版面,SMBJ6.5CA测试数据如下(测试仪表采用冠魁TVR6000,VBR测试条件为10mA,IR测试条件为6.5V,雷击能力测试采用冠魁VC5300设备,波形为10/1000us):
漏电主流分布在0.1至2uA,功率等级测试通过900W。
以下表格是某知名国外器件生产商制造的产品的测试结果:
漏电主要分布在40-80uA之间,功率等级为900W。
本实用新型工艺流程简单,达到的漏电流值非常低,分布在0.1至2uA之间,且产品通过浪涌电流IPP能力也满足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捷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捷捷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5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晶氧化物柔性薄膜晶体管
- 下一篇:一种实现图案可变化的光伏设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