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功率脉冲负载变流器功率模块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6002.4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0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谈竹奎;徐玉韬;肖永;林呈辉;桂军国;徐长宝;曾华荣;张锐锋;吕黔苏;陈仕军;班国邦;徐梅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功率 脉冲 负载 变流器 功率 模块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脉冲负载变流器功率模块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储能变流器分为单级式、双极式,一般采用DC/DC、DC/AC两级变换,每一级的核心为变流器功率单元。随着客户对电力电子产品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储能产品也呈现多样化、定制化趋势,造成研发、维护成本高,产品一致性、可靠性、维修性差。目前普遍的情形是:模块化程度不高,功率系列化困难,为满足不同功率等级的要求,必须对元件进行串、并联使用,往往导致在结构上需作很大程度的改动,导致安装维修不便,许多储能装置由于结构设计没有模块化,有时为了维修一个部件或元件需拆卸很多其它部件来实现,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给系统的可靠性及整体寿命带来严重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功率脉冲负载变流器功率模块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大功率脉冲负载变流器功率模块安装由于结构设计没有模块化,有时为了维修一个部件或元件需拆卸很多其它部件来实现,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给系统的可靠性及整体寿命带来严重的影响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大功率脉冲负载变流器功率模块安装结构,它包括壳体,壳体分为上下两层空间,上层以左右对称方式安装支撑电容、铜排、控制板、IGBT模块、滤波电容、传感器和端子;下层以左右对称方式安装冷却散热装置和电抗器。
壳体由U型主板、L型IGBT安装板、主回路端子安装板和光纤端子安装板拼接而成;L型IGBT安装板位于U型主板中间将壳体分为上下两层空间,L型IGBT安装板向下弯折部分构成后侧下封板,主回路端子安装板与光纤端子安装板位于U型主板后侧构成后侧上封板,U型主板构成其他三个面的封板。
控制板安装在L型IGBT安装板的铆接螺柱上,支撑电容嵌装在L型IGBT安装板上。
Z型支撑板安装在L型IGBT安装板上,IGBT侧传感器安装在Z型支撑板上。
冷却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和离心风机,散热器安装在L型IGBT安装板下侧,离心风机安装在U型主板两侧,采用左右侧出风的冷却方式,各安装三个离心风机。
壳体为覆铝锌板,壳体的U型主板上左右设置安装拉手和离心风机安装孔和出风口。
它还包括铜排,铜排包括直流侧铜排正、直流侧铜排负、直流侧转接铜排负、直流侧转接铜排正;铜排安装在箱体上层。
壳体上集成有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简便、结构简明、布局清晰、便于拆卸与维护,通用性更强,极大的便利了工程的实施;壳体采用组件拼接方式,易于装拆,便于维护;功率模块各个组件之间采用模块化结构,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易于更换;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大功率脉冲负载变流器功率模块安装由于结构设计没有模块化,有时为了维修一个部件或元件需拆卸很多其它部件来实现,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给系统的可靠性及整体寿命带来严重的影响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功率模块安装结构壳体轴测图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功率模块安装结构轴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功率模块安装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功率模块安装结构仰视图;
图中:1-壳体,2-支撑电容,3-铜排,4-控制板,5-IGBT模块,6-滤波电容,7-传感器,8-端子,9-冷却散热装置,10-U型主板,11-L型IGBT安装板,12-Z型支撑板,13-主回路端子安装板,14光纤端子安装板,15-拉手,16-电容支撑板,17-散热器,18-离心风机,19-电抗器,20-直流侧铜排正,21-直流侧铜排负,22-直流侧转接铜排负,23-直流侧转接铜排正,24-控制电路端子,25-主接线端子,26-光纤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功率模块安装结构一种实施例的壳体轴侧图,由图1可见,所述壳体1由U型主板10、L型IGBT安装板11、主回路端子安装板13、光纤端子安装板14拼接而成;L型IGBT安装板11位于U型主板10中间将壳体分为上下两层空间,L型IGBT安装板11向下弯折部分构成后侧下封板,主回路端子安装板13与光纤端子安装板14位于U型主板10后侧构成后侧上封板,U型主板10构成其他三个面的封板;U型主板10上设置有左右安装拉手15,用于模块的安装和搬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6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变流器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环保抗菌餐具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