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透水松散地层快速堵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3105.3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17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国华;邹爱明;杨志清;杨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6 | 分类号: | E02D19/1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陈晖,戴玲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松散 地层 快速 堵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浆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透水松散地层快速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强透水松散地层主要是指土石堆积体、原始砂卵砾石覆盖层、土石填筑层等渗透系数大的土层,一般强透水松散地层上方具有隔水盖重层,下方具有相对隔水层。针对强透水松散地层的渗漏,采取双液灌浆技术防渗堵漏是较为有效、简洁的方式,现有较为先进技术主要有袖阀管双液灌浆技术和埋管提杆纯压式双液灌浆技术,这两种双液灌浆技术共同特点为孔内均采用单一注浆管,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浆液均需在配浆桶内、管口或者管内进行混合,对浆液配合比和人员操作水平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很容易造成堵管或者扩散范围不能很好满足防渗堵漏要求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水泥浆液和水玻璃在地层中混合、凝结迅速可快速封堵渗漏通道的强透水松散地层快速堵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透水松散地层快速堵漏装置,包括用于钻灌浆孔的钻具、组合花管以及用于组合花管插入所述灌浆孔后对灌浆孔的孔口进行密封的密封堵体,所述组合花管包括至少一组灌浆管组,每组灌浆管组包括两个灌浆管,所述灌浆管下端管口封闭,且上端伸出灌浆孔的孔口,所述灌浆管下端端面或者下端周面设有灌浆花眼,所述组合花管中所有灌浆管的下端面在所述灌浆孔内的高度均不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灌浆孔穿过隔水盖重层、强透水松散底层,并延伸至相对隔水层。
下端面高度最低的灌浆管延伸至相对隔水层。
所述堵漏装置还包括钻孔时套于钻具外部的护壁套管。
所述灌浆管上端设有用于与灌浆管路连接的灌浆接头。
所述灌浆管为钢管或PRP管或PE管。
所述组合花管中各灌浆管的长度均不相同,各灌浆管上端平齐,下端沿灌浆孔的深度上下错开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强透水松散地层快速堵漏装置,灌浆时,每组灌浆管组中一个灌浆管用于灌注水泥浆液,另一个用于灌注水玻璃浆液,两种浆液在强透水松散地层中混合凝结充填空隙,快速封堵渗漏通道,实现对土石堆积体、原始砂卵砾石覆盖层、土石填筑层等强透水松散地层快速堵漏;本实用新型分利用了强透水松散大渗漏地层空隙大、连通性好的特点,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浆在地层中混合,在强透水松散底层中混合后迅速凝结,既不会出现堵管现象,又能通过调节两种浆液的流量和压力控制扩散范围,确保快速有效堵漏效果;同时,克服了现有技术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浆液在配浆桶内、管口或者管内进行混合,容易造成堵管或者扩散范围不能很好满足防渗堵漏要求等缺陷;此外,对操作人员要求相对较低,只需要经过简短培训即可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堵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堵漏装置中组合花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堵漏装置的灌浆花眼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堵漏装置钻孔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堵漏装置预埋组合花管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堵漏装置临时填充组合花管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堵漏装置灌注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浆液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堵漏装置灌注水泥浆液和水玻璃浆液示意图(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强透水松散地层快速堵漏装置的堵漏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灌浆孔;2、钻具;3、组合花管;31、灌浆管;311、灌浆花眼;312、底部封头;32、胶带;4、密封堵体;51、隔水盖重层;52、强透水松散地层;53、相对隔水层;6、护壁套管;7、灌浆管路;8、灌浆接头;9、灌浆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强透水松散地层快速堵漏装置,包括用于钻灌浆孔1的钻具2、组合花管3以及用于组合花管3插入灌浆孔1后对灌浆孔1的孔口进行密封的密封堵体4,组合花管3包括至少一组灌浆管组,每组灌浆管组包括两个灌浆管31,灌浆管31下端管口封闭,且上端伸出灌浆孔1的孔口,灌浆管31下端端面或者下端周面设有灌浆花眼311,所有灌浆管31的下端面在灌浆孔1内的高度均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3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