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蒸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8641.2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1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姚永;张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众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16 | 分类号: | B01D3/16;B01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馏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蒸馏设备。
背景技术
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其利用混合液体或固液混合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在经过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其原理为,以分离双组份混合液体为例,将料液加热,使其部分汽化,易挥发组分在蒸汽中得到増浓,难挥发组分在剩余液中也得到增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组分的分离,两组分挥发能力相差越大,则上述曾浓程度也越大,蒸馏是蒸发和冷凝两个单元操作的联合,与其他的分离手段相比,其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他溶剂,从而不会保证引入新的杂质,因此广泛应用于炼油、化工、轻工和制酒等领域。液料经过加热后其中低沸点的组分蒸发会经过过气管传输至冷凝设备中进行冷凝,现有蒸馏设备的过汽管一般为单一的管道,不能辅助冷凝单元对低沸点组分蒸汽进行预先冷凝,导致冷凝单元工作量大,使整个蒸馏设备的工作效率不佳;现有蒸馏设备中的冷凝单元一般通过冷凝器外壁夹套内通循环冷却水来对低沸点组分蒸汽进行冷凝,但此种方式中冷却水短时间内在夹套内的循环量低,冷却水的利用率较低,因此冷却水的冷却能力不高导致冷凝单元的冷凝能力不佳;现有蒸馏设备通过电加热器对液料进行加热,加热效率一般,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馏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馏设备,包括蒸馏桶,所述蒸馏桶的下端面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的下端面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左壁固定连接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的上端设有加水口,所述储水槽的侧壁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水蒸气导管的一端,所述水蒸气导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蒸馏桶内腔的底部,所述蒸馏桶的左壁下部设有废料排出口,所述蒸馏桶的右壁下部设有进料导管,所述进料导管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蒸馏桶的上端设有桶盖,所述桶盖的上壁对称设有吊耳,所述桶盖的上端设有温度调节器,所述温度调节器上设有温度显示屏,所述温度调节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过汽管的一端,所述过汽管的外壁设有管状夹套,所述管状夹套的左部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管状夹套的右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过汽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凝箱,所述冷凝箱的右壁上部设有导液口,所述冷凝箱的外壁设有夹套,所述冷凝箱的下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轴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于所述夹套的下表面且转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转动轴的外部设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贯穿于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且保护管与所述夹套的下表面相连接,所述夹套的外壁下部设有第二进水管,所述夹套的外壁上部设有第二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过汽管与所述温度调节器连接的一端高于所述过汽管与所述冷凝箱连接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侧设有防水密封罩,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夹套接触处设有防水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搅拌桨的形状与所述夹套的形状契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蒸馏设备,电加热器设置于蒸馏桶和储水槽之间,因此电加热器可以同时对蒸馏桶中的液体混合物和储水槽中的水进行加热,储水槽中的水经加热后,产生水蒸气沿水蒸气导管进入到蒸馏桶的底部,对蒸馏桶中的液体混合物进行辅助加热,而且可以不断翻动液体混合物,使其均匀受热,此结构有效提高了蒸馏设备的蒸发能力;低沸点组分蒸汽通过过汽管不断的向冷凝箱内移动的过程中,冷却水由第一进水口进入到管状夹套内在由第一出水口排出,由此管状夹套内通有循环冷却水辅助冷凝单元对低沸点组分蒸汽进行预先冷凝,过汽管与温度调节器连接的一端高于过汽管与冷凝箱连接的一端,低沸点组分蒸汽在进入过汽管中时一部分会被冷凝成液态,液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入冷凝箱中,此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冷凝单元的工作量,从而使蒸馏设备工作效率有所提高;通过电机工作,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在夹套内旋转,使冷却水循环速率增大,有效提高了冷却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冷凝单元的冷凝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剖面图。
图中:1-蒸馏桶、2-电加热器、3-储水槽、4-加水管、5-加水口、6-水蒸气导管、7-废料排出口、8-进料导管、9-进料口、10-桶盖、11-吊耳、12-温度调节器、13-温度显示屏、14-过汽管、15-管状夹套、16-第一进水口、17-第一出水口、18-冷凝箱、19-导液口、20-夹套、21-支架、22-电机、23-转动轴、24-搅拌桨、25-保护管、26-第二进水管、27-第二出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众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众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86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