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全固态太赫兹接收机前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9645.2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4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牛中乾;杨益林;纪东峰;刘洋;丰益年;杨柯;陶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H04B1/26;H04B1/16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吴姗霖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固态 赫兹 接收机 前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态太赫兹应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全固态太赫兹接收机前端。
背景技术
太赫兹(THz)波是指频率在0.1THz~10THz(波长为0.03mm~3mm)范围内的电磁波。它是电磁频谱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介于红外光波和微波之间,长波段与毫米波亚毫米波相重合,短波段与红外光相重合,其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也与微波、光波两个学科领域相互衔接和兼容,是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迅速发展起来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分支。太赫兹技术具有很高的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是现代高科技促进了它的发展,它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又为现代物理学、信息科学、微电子学、材料科学、天文学、医学等学科提供了重要研究手段,反过来又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近年来,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太赫兹技术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太赫兹波在传播、穿透、吸收等方面的特殊性质被不断地揭示出来。太赫兹技术的应用主要有:(1)宇宙背景辐射在太赫兹频段存在丰富信息,使得太赫兹频谱技术成为天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如通过研究冷分子云的太赫兹频段频谱特性,可探究宇宙的起源;分析宇宙背景的频谱信息,可研究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新生星系的物质结构组成,及其空间分布信息。(2)太赫兹脉冲的典型脉宽在皮秒量级,典型应用为采样技术及精确时间分辩技术;此外,因太赫兹脉冲信噪比较远红外频率脉冲信噪比高几个数量级,因此易于区分,可有效抑制远红外背景噪声干扰。(3)生物大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辐射,以及多数半导体、超导材料及特殊薄膜材料其声子振动能级辐射频率处于太赫兹波段,因此基于时域光谱技术,可在太赫兹频段定性鉴别材料。(4)太赫兹光子能量低,不容易对检测物造成辐射效应(为几毫电子伏特数量级),因此太赫兹检测对比传统X光等检测方式可实现人体无伤检测;此外,太赫兹技术可以作为传统X光检查的补充,用于机场、车站等场所的安全监测。与传统毫米波成像技术相比,太赫兹成像的分辨率显著增强。(5)太赫兹波穿透部分非金属或非极性材料时衰减较小,结合相关技术,可实现材料内部太赫兹成像探测。
固态太赫兹应用系统的实现首先需要研究高性能太赫兹接收前端系统,而在接收机系统前端中,由于太赫兹低噪声放大器的缺乏,混频器通常作为接收机的第一级,它的性能会影响到整机噪声性能。系统灵敏度取决于接收机噪声系数的好坏,而本振信号经过放大倍频所引入的噪声对混频器整体噪声影响较大。在实际工作中,本振信号中的幅度调制,甚至本振链路中放大器的热噪声,都会被引入到接收机系统中,恶化噪声系数,导致系统灵敏度降低;同时,目前大多数超外差接收机多采用谐波混频器,谐波混频器需要较高的本振驱动功率,本振功率引入的噪声功率也随之升高,而且,功率需求的升高还会造成电路功耗升高,导致器件发热严重,减小器件的寿命。然而,现有的太赫兹全固态接收机中并没有抑制本振噪声的设计方案。另一方面,现有的接收机电路由于受制于加工条件的限制,在有多个端口输入输出的情况下多采用多级电路排布,整体电路中需要多个基片和腔体,且需要连接波导或探针,加工复杂,成本高,传输损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固态太赫兹接收机前端。本实用新型接收机前端可有效抑制全固态太赫兹接收机中本振信号引入的噪声,提高系统的噪声系数和灵敏度,进而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的全固态太赫兹接收机前端,包括射频E面波导功分器1、本振H面波导功分器6、中频耦合环9、直流偏置10、中频信号11和两个太赫兹基波混频器,所述太赫兹基波混频器包括射频波导-微带过渡、肖特基二极管、本振波导-微带过渡、中频滤波器;其中,两个太赫兹基波混频器中的肖特基二极管的排布方向相反;
射频信号和本振驱动信号分别经射频波导-微带过渡、本振波导-微带过渡进入肖特基二极管进行混频处理,混频产生的各次谐波分量被相应的中频滤波器滤掉后,得到的中频信号分别经由相应的中频滤波器输出,进入中频耦合环9,经180°相位变换后,输出中频信号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9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视频监控定位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对讲机防水外壳